第一节 国际贸易实务研究对象、范围和内容 一 研究对象: 是国际性商品交换的具体运作过程,包括该过程经历的环节、操作方法和技能,应遵循的法律和惯例等行为规范。 国际性:判定标准(4点) 买卖双方当事人营业地处于不同的国家 当事人具有不同的国藉 订立合同的行为完成于不同的国家 货物须由一国运往另一国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公约〉采取“营业地标准” 二 范围和内容 1国际贸易法律规范(各国法律、国际条约、国际惯例) 2国际贸易条件(商品条件、价格条件、装运条件、货运保险条件、支付条件、争议和违约处理条件) 3国际贸易程序(准备阶段、交易磋商和订立合同、履行合同和违约处理。) 4国际贸易方式(包销、代理、寄售) 第二节 国际贸易和国内贸易的区别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政府对国际贸易具有更多的管理措施 国际贸易面临较大和较多的风险 国际贸易所适用的法律规范比较广范 业务操作上较复杂 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注意业务与法律的联系 要贯彻“洋为中用”的原则 把“学”和“用”结合起来 第二章 商品的品质、数量和包装 • 本章摘要: 掌握买卖合同中订立品质条款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掌握数量条款的订立方法,学习包装条款包含的基本内容,从总体上把握关于商品的一般描述。 第一节 商品的品质 一、商品品质(quality of commodity)的概念及作用 (一)商品品质的概念 一般是指商品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形态的综合。 (二)品质的作用 1.合同的要件 2.买卖双方交接货物的依据 二、表示品质的方法 (一)用“文字说明买卖”的方法(sale by description) 1.凭规格、等级或标准买卖 (1)凭规格买卖(Specification):反映商品质量的指标,如化学成分、含量、纯度、长短和粗细等。 如:东北红小豆 水分(max): 14% 含油量(min): 18% 杂质(max): 1% 不完善率(max): 7% (2)凭等级买卖(Grade) 同一类商品因规格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级别。 如:大、中、小;甲、乙、丙;一、二、三等 3)凭标准买卖(Standard) 经政府机关和工商团体统一制定或公布的规格或等级。 使用标准买卖应注意的问题: 1)标准的版本年份问题 2)FAQ (fair average quality) 良好平均品质(大路货) 这是国际上买卖农副产品时常用的一个标准。 3)GMQ(good merchanta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