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S )是一类具有抗炎作用和解热、镇痛作用药物。临床上用于治疗胶原组织疾病,例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此类药物的化学结构与皮质激素类抗炎药物不同,因此被称为非甾体抗炎药。抗炎作用机制与其在体内抑制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es, PGs) 的生物合成有关。 已经证明前列腺素是一类致热物质,其中前列腺素 E2(PGE2)致热作用最强。前列腺素本身致痛作用较弱,但能增强其他致痛物质例如缓激肽、5-羟色胺等的致痛作用,使疼痛加重。另外,前列腺素也是一类炎症介质。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合酶(Cyclo-oxygenase ,COX)阻断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发挥消炎、解热镇痛作用。近年来发现环氧合酶有COX1 和COX2 两种亚型,COX2 是导致炎症反应的酶,因此寻找高选择性的 COX2 抑制剂可得到更安全的药物。 非甾体抗炎药按化学结构类型分为:水杨酸类、乙酰苯胺类、吡唑酮类、3,5-吡唑烷二酮类、芳基烷酸类、邻氨基苯甲酸类、1,2-苯并噻 嗪 类等。 一、 水杨酸类 阿 司 匹 林 (Aspirin)已在临床应用了 100 多 年,为有效 的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伤 风、感 冒 、头 痛、神 经痛、风湿痛及 类风湿痛等。近年来经研 究 发现阿 司 匹 林 为不可逆 的环氧合酶抑制剂。阿 司 匹 林 还 能抑制血 小 板 中血 栓 素A2(TXA2)的合成,阿 司 匹 林 现已用于心 血 管 系 统 疾病的预 防 和治疗。长 期 服 用阿司 匹 林 有时 可导致胃 肠 道 出 血 ,这 是由 于抑制了 前列腺素的合成,致使胃 粘 膜 失去 了 前列腺素对 它 的保 护 作用,造 成胃 部 血 流 减 少 ,缺 血 而 引 起 溃 疡 。另外阿 司匹 林 及 水解产 物水杨酸酸性较强对 胃 粘 膜 有刺 激性,甚 至 引 起 胃 出 血 。因此,对阿 司 匹 林 进 行 一系 列结构修 饰 ,利 用水杨酸分子 中的活 性功 能基羧 基将 其制成盐 、酰胺、酯 类以 降 低 羧 酸对 胃 肠 道 的刺 激性。如在临床上应用的有乙酰水杨酸铝 (Aluminum acetyl salicylate),乙酰水杨酸赖 氨酸盐 --赖 氨匹 林(Aspirin-Lysine ),阿司匹林精氨酸盐(Aspirin-Arginine),双水杨酯(Salsalate),贝诺酯(Benorilate)等。 (一)阿司匹林(Aspirin) 化学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