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罗辉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 20 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长达四十年的冷战。残酷的现实引发了学者对国际政治的思考,催生了国际关系这门学科。自国际关系成为一门学科以来,学者们已经建立了或者正在建立各种各样的理论,来解释世界政治中纷繁复杂的变化。迄今为止,最有影响力的当属现实主义理论和自由主义理论。尤其是发生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这两个学派之间的论战,更是主导了整个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方向。从理想主义到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最早出现的是理想主义学说。一战的爆发及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使人们对于国际政治中的强权政治感到厌倦。康德在 18 世纪提出的和平可以通过建立一种由共和政府组成的松散联盟来实现的思想,相当程度上满足了当时人们对于永保世界和平的渴望。这种背景催生出了带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国际关系理论。1918 年 1 月 8日,美国总统威尔逊对国会发表演说,提出了建立国际联盟的“十四点计划”,集中体现了对理想主义的追求。在“十四点计划”中,威尔逊批判了欧洲的均势外交传统,主张通过建立国际集体安全机制来实现永久和平,而这种集体安全理念的具体体现就是国际联盟。但是,这种理想主义的主张与民族国家拼命扩张自己权力的现实相去甚远,理想主义在20 世纪 30 年代末爆发的二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理想主义轻视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而强调道德因素作用的理论付诸实践,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 20 世纪 30 年代末的国际;体系的崩溃。E.H.卡尔在其《二十年危机,1919-1939》一书中,强烈批评了理{想主义在处理国际关系中一的脆弱和无力,标志着现实主义挑战理一想主义的开始。《国家间政治》被公认为对国际关系理论有着重大影响的现实主义著作,最{初是汉斯•摩根索于 1943-1948 年间在芝加哥大学的演讲稿。自成书之后,一度成为当时的畅销书。摩根索在《国家间政治》一书中提出“现实主义六原则”,自一此以后,现实主义占据了国际关系的主‘导地位。“混乱、”权力“和”均势,,是以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者在解一释国际关系时的关键词。摩根索认为,对一权力的角逐不仅是世界政治的混乱所导致的,也是由人类的本性所决定的。摩根索及其后来的追随者将自己的理论建立在对人类本性十分悲观的基础之上。但是,现实主义的主导地位在加世纪 70 年代遭到了挑战。非国家行为体的崛起直接动摇了美国现实主义的根基,一因为现实主义理论是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