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50324 适用专业:音乐表演学时:148学分:9 开课学期:第一至五学期第一部分前言1. 课程性质与地位《声乐》是高职音乐表演专业必修课的专业技巧课之一,是整个音乐教育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以工作岗位为出发点,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融知识性、技能性、艺术性、实践性为一体,按照地方文化娱乐及文艺团体声乐表演工作和中小学音乐课、课外声乐活动辅导等相关行业的工作流程与工作方法,将声乐表演、教学、培训融为一体的一门课程。2.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本课程设计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以质量提升为核心,深化课程改革,更新课堂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创新的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本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课改要求,探索实践先进的育人理念,融理论和实践于一体,围绕培养学生歌唱和表演能力为目标,坚持能力目标为导向,积极开展学、练、演三位一体,三线并行教学模式,构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多维”课程体系。从教学实际出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重点,对课程内容进行“模块化”分解,根据不同阶段学生学习基础、专业能力特点及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制定教学任务,精选课程内容,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重视艺术实践,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快速有效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具体做法是:成立课改小组,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学生问题会诊、教研活动、课程讲座和“青春 1+1”、排练演出等校内外系列实践活动、大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和科技文化艺术节等各级比赛活动打造课程理论实践教学平台,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发展空间。针对职业岗位要求,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坚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原则。声乐课是一门艺术性、技术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注重培养学生语言的准确性、歌唱性、生动性,培养学生的音准、节奏感、旋律感,培养学生良好的表演才能,使学生做到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神形兼备,具备正确理解和分析作品的能力,达到能很好的运用科学发声方法完整演唱作品的目的。第二部分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声乐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提高声乐艺术审美力与修养。(2)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3)正确理解歌唱与语言的关系,能运用普通话和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