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征农业税后面临的问题与思考 5 篇 农业税,在我国已有 2600 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来,农业税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由占主导地位、次要地位到现在无足轻重。因此,国家确定免征农业税,我认为这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我国从“以农养政”向“以工补农”转变。免征农业税不仅仅使我们农民每人每年减少 60 多元的负担,而主要是从根本上铲除对农民事实上的各种歧视,以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为构筑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它标志着基层政权从“经济管理型”向“经济服务型”的转变。免征农业税后乡镇工作不再为“要钱、要粮、要命”而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转而在发展经济、维护地方稳定、保持弱势群体等方面进行服务,以全新理念带领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它标志着一个新的农业经济时代的来临。免征农业税,它结束了一个旧的以自给自足为主的农业经济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开辟一个以 二、三产业发展为主来反哺农业的新时代,可以预见,我国的农业经济不久的将来,定会插上腾飞的翅膀,与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在大市场一比高下。意义是无用置疑的,但在调查与接触中我们发现,免征农业税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致富信心和创业热潮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s0100 一是免征农业税以及国家一些政策性的补贴,加上目前粮价持续走高,确实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仅靠一家一户的一亩三分地是不可能致富奔小康的,在~年人均纯收入要达到 8000 元的小康标准,还有近一半的路要走,出路在何方。 二是免征农业税后,集体的提留统筹、集资摊派等也跟着被取消,有资源、资产的村组还能支付村干部报酬和日常开支,没有的只能依靠财政转移支付,干部无心干比较普遍,同时包括路、桥、河、闸、农机等的购买、维护保养;五保户、困难户的抚养;抗旱排涝、选举等费用的支出等各项公益事业怎么进行。仅靠政府实施、靠村一事一议显然是不现实的。 三是免征农业税后,给本就捉襟见肘的基层政权带来重大考验。财政收入多的镇尚可,财政收入少,且农业税所占比重相对较大的镇,日子相对就十分难过,工资发不出、工作难开展,几百万、上千万的债务难化解,进而必然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 为此,本人建议: 一是作为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改变工作方法,提高为农服务的能力。要以群众需要什么和是否需要作为政府的工作职责。改过去的“收、批、管”为“帮、扶、助”,政府要加大向“三农”转移支持力度,全面建立农业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