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 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上)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成语即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你对以下1 0 0个成语典故及其历史人物故事了解多少呢?人物博报编辑倾情奉献,以飨读者。(王松兴) 1.一鼓作气 【释义】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语出】《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人物】曹刿(guì)(又作曹沬,音mèi),一作曹翙 (huì)。生 卒 年不 详 ,春 秋时鲁国大夫(今山东省东平县人),著名的军事理论家。鲁庄公十年,齐攻鲁,刿求见请取信于民后战,作战时随从指挥,大败齐师,一鼓作气之典出于此。 战后,庄公问曹刿为何直到齐军第三次击鼓进军时才要下令出击,曹刿说:“打仗主要靠士气,而击鼓就是为了鼓舞士气。第一次击鼓进攻,士气旺盛;第二次再击鼓进攻,士气就已经衰落了;待到第三次击鼓进攻,士气已消失殆尽了。而我军正是一鼓作气,勇气十足,当然就把对方打败了。” 2.一字千金 【释义】增损一字;赏以千金。形容文辞精妙;不 可更改。 【语出】南北朝·钟嵘《诗品·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人物】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生 意人名叫吕不 韦(卫国濮阳人,原籍阳翟,今河南禹州),有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各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食客,各色各样,应有尽有。他们把见解和心得,写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书名提作《吕氏春秋》。吕不 韦命令把全文抄出,贴在秦国首都咸阳城门上,并发出布告:“谁能把书中的文字,增加一个或减少一个,甚至改动一个,赏黄金千两(合黄金一斤)”。 3.一字之师 【释义】纠正一个错别字或指出某一字在文中不 妥处的老师。 【语出】《宋·魏庆之·诗人玉屑》:“郑谷在袁州,齐己携诗诣之。有《早梅》诗云:'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数枝’非早也,不 若'一枝’。齐己不 觉下拜。自是士林以谷为'一字师’。” 【人物】唐朝末年,诗人郑谷回到故乡江西宜春 。僧人齐己性喜赋诗。 一日,齐己作一首《早梅》诗,中有两句:“ 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以为梅花既已数枝开,则非早梅矣。于是将后句中“数”改为“一”。齐己深感佩服,后诸学者称郑谷为“一字之师” 。 4.一饭千金 【释义】比喻重重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