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春《中外文化交流史》作业1 一、单选题 1. 隋唐时代日本先后派遣十八批僧侣、官员来中国,学习中国制度、文化,这属于哪一文化交流途径( ) A. 官方派遣使节、留学生、乐舞团体等 B. 贸易往来 C. 战争与掠夺 D. 宗教传播 正确答案:A 2.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地域认识的是( ) A. 生活在极东的地方 B. 东临大海 C. 与印度、大夏相邻 D. 去赛里斯只能走陆路,海路行不通 正确答案:D 3. 对中国丝织技术西传认识有误的是( ) A. 中国公主将蚕种带到了于阗,使那里的人懂得了种桑养蚕 B. 中国的丝织锦技术直接传入波斯,使波斯有了自己的丝织业 C. 中国的蚕种是从新疆运到拜占廷的 D. 李约瑟认为,西方使用提花机至少晚于中国4 个世纪 正确答案:B 4. 不属于西方对“赛里斯”人种形象认识的是( ) A. 人种矮小,不高 B. 长寿,寿逾 200 岁 C. 红头发、蓝眼睛 D. 声音嘶哑,不轻易与外人交谈 正确答案:A 5. “支那”解释中影响最广的是( ) A. 中国所产丝绸“绮”的对音 B. 羌的对音 C. “茶”的对音 D. “秦”的对音 正确答案:D 6. 对大秦国认识有误的是( ) A. 大秦有类中国 B. 大秦多宝、欲通使于汉 C.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建都在君士坦丁堡,在唐、宋中国典籍中,称之为叫“拂菻” D. “拂菻”是从意大利语翻译而来的 正确答案:D 7. 以下不是河西四郡的是( ) A. 武威 B. 酒泉 C. 张掖 D. 吐鲁番 正确答案:D 8. 影响文化的交流和排斥的因素没有( ) A. 主体文化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 B. 外来文化的效用性 C. 主体文化相比外来文化是否先进 D. 外来文化的适应性 正确答案:C 9. 对西域三十六国认识有误的是( ) A. 月氏被匈奴打败赶到西边之后地盘变小了,改称小月氏 B. 西域三十六国实际是受汉王朝管辖的,两汉设立了西域都护府 C. 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保证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D. 楼兰也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正确答案:A 10. 对中国丝织物的发达认识有误的是( )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养蚕织丝的国家 B. 至迟在殷商时代,中国已发明了提花装置 C. 两汉时期,已可以织出各种提花的彩色的丝绸 D. 先秦文献中不同织法的丝绸有不同的名称 正确答案:C 11. 以下是通过宗教传播进行文化交流的( ) A. 13 世纪蒙古统治者向西扩张,为中西文化交流创造了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