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干部考核结果进行反馈的几点思考二是进一步完善了干部日常教育机制,促进了干部健康成长。干部考核作为干部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基础管理工作,在教育管理干部方面有其积极影响。但是在以前的干部考核工作中,考核结果仅限于组织上掌握,并带有一定的保密性。而对干部考核结果反馈工作的开展,使每一个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对自身的长处和不足、群众的批评和建议有比较清醒的认识,这对于干部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地扬长避短,加强自身和班子建设产生了良好效果。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通过对干部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反馈以后,有位科级干部在思想作风、领导方法、团结同志等方面取得明显好转,有力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三是进一步健全了对干部的民意监督机制,促进了群众“四权”的更好落实。以往群众对干部的监督,群众只是通过参与干部考核中的民主测评、个别谈话环节而体现,对干部考核结果不得而知,因而往往造成监督不力也不全面。而通过对干部考核结果反馈工作的开展,组织上吸收群众参与其中,将考核的结果告知大家,让群众了解所在单位班子或干部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原因,进一步扩大了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既有利于调动群众参与考核、评议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强化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更有利于群众体谅单位领导在工作中的甘苦和艰难,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凝心聚力,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但是,在实践中我们感到,由于干部考核结果反馈工作是一项正在探索中的新举措,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在具体操作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反馈人员组成比较单一。干部考核结果反馈工作的领导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反馈者仅仅局限于部分区领导和从事组织工作的领导、同志,使得繁重的反馈工作任务与相对较少的反馈人员形成了很大反差,再加上组织部门的部分同志由于长期埋头于繁杂的组织工作具体业务,眼界和知识面相对比较狭窄,面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和一些经验比较丰富、资历老的第1页共4页领导干部,在思想和情感沟通上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存在着“不敢说,怕说错”的畏惧心理,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反馈效果。反馈的方式比较呆板。面对面广量大的反馈任务,在反馈的方式上我们主要是考虑简便易行,对班子成员采取“个别反馈”方式,由区领导或组织部门的领导、同志与干部进行单独的面对面的交流;对领导班子采取“关于对干部考核结果进行反馈的几点思考关于对干部考核结果进行反馈的几点思考集体反馈”方式,通过召开领导班子成员会议,由反馈人员宣读考核结果,然后由班子主要负责人作一表态发言,这样也容易造成反馈“流于形式”走过场。反馈的内容比较笼统。由于区领导和组织部门的领导、同志并没有也不可能参与对每一个班子和成员的考核,因而对考核小组集体商定的考核结果不能做到恰如其分的理解,在反馈时也就只能从个人的感性认识出发,进行整体上的反馈,常常是优点讲得很多,缺点提得很少,一带而过,一方面使得结果反馈变成了“业绩颂扬”。另一方面也使得被考核者很难找到解决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达不到教育和提高领导干部的目的。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想使反馈工作真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必须进一步提高大家对反馈工作的认识,不断优化组成反馈工作一些重要因素。第一、深化认识,营造氛围,真正达到反馈工作目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为考核结果反馈工作中的反馈者、领导班子或干部个人和群众三个主要角色,首先要能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然后才能采取有效的行动,达到反馈的真正目的。(一)作为反馈者,不能把反馈类同于干部调整后的谈话,或者就是让干部知道一下组织的考核结果而已。要把反馈作为组织上合理运用考核结果的一种方式,作为与干部增进了解的一种渠道,更是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监督和管理的过程,要通过耐心细致的交流,真正达到指导、提高、关心他们的目的。(二)作为领导班子或干部个人,不能把反馈简单地认为这是组织上在给自己下结论,是存心给人难堪,因而一提反馈,就明显地产生一种抵触情绪。而要把反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