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合唱与合唱指挥》讲义VIP免费

《合唱与合唱指挥》讲义_第1页
1/29
《合唱与合唱指挥》讲义_第2页
2/29
《合唱与合唱指挥》讲义_第3页
3/29
《指挥与合唱》教案12第一章合唱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欧洲合唱音乐的发展世界多声部合唱音乐的传统最先源自欧洲中世纪的宗教音乐,距今已有 1000 多年的历史。东欧在大约五世纪以前就有了合唱意识,以民歌为主,从意大利的科希加岛向东欧发展。在非洲的部落里,也有早期的合唱形式,如一领众和;也有一个人唱单音,其他人在这个音上做即兴的加花。这虽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合唱音乐,但也是合唱音乐的早期形式。六世纪的传统合唱音乐,格里高利圣咏,在天主教堂演唱,不是复调音乐,是单旋律的音乐。因此,合唱艺术的文化背景就是格里高利圣咏。“格里高利圣咏”是罗马天主教做弥撒时所用的音乐。公元 6 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为了统一教会仪式中的音乐,将教会礼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整理成一本《唱经歌曲》(即“圣咏”),共收集整理了三千多首歌曲,它后来就被人们称作“格里高利圣咏”格里高利圣咏只用人声,歌词采用拉丁文,不用器乐伴奏。格里高利圣咏没有和声和对位,旋律简单,不用变化音和装饰音,音域也很窄一般不超过八度。虽然它的旋律没有明显的节奏重音,速度徐缓,但较好地配合了拉丁文歌词的抑扬顿挫。格里高利圣咏原来是没有记谱的,而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来传播。后来,由于圣咏数目的增多而需要给演唱者提示不同旋律的轮廓,于是就逐渐产生了简单的记谱。格里高利圣咏孕育了西方一千多年来的音乐艺术。3合唱作品的成型,开始于 15 世纪。15 世纪以前是以单旋律为主。15 世纪以后的合唱作品,从风格上来说基本可以分为五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巴洛克时期(1600—1750)、古典时期(1750—1820)、浪漫时期(1800—1900)及现代时期(1890—现在)。一、文艺复兴时期(1400—1600)文艺复兴时期以前的合唱音乐主要服务于宗教的教义。这个时期合唱作品的特点是:1、逐渐脱离教会调式而向大、小调式发展;2、基本是复调音乐,各声部起着同等作用;作品强调表现每一个声部。3、作品是非节拍的,音乐节奏依从于歌词;4、声部模仿时常先后交错;5、非协和音的使用受严格限制,变化半音被避免使用;6、大量采用三拍子旋律。这时期的作品基本是无伴奏的,即使有乐器伴奏也不过是用乐器来重复人声的声部。本时期的主要作曲家有杜费、拉索(见合唱作品《回声》)等。二、巴洛克时期(1600—1750)巴洛克时期合唱作品的特点:1、建立在大小调上;2、主调音乐逐渐巩固,复调从属于主调;低音线条非常突出和4重要,由低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合唱与合唱指挥》讲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