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 Ambulatory ECG AECG Holter1 简史 1949 美国医生 Norman Jeff Holter 研究出 75磅( 31.9kg )的便携式心电图记录器。 Rocky Mountain Med J. 1949;747-751 1957 Holter 和 Glasscock 研制出,磁带记录仪,重量仅 1.5kg , 1mm/s 速度,记录 10 小时 80-90 年代固态记录器,闪存卡记录器,记录时间已达 24 ~ 72 小时 近几年植入性 Holter 应用与临床2 Norman Jeff Holter with one of his earlier AECG recorders3 Earlier AECG Recorders4 结构图记录器回放与分析系统(计算机)5 设备安全性 磁带式 HOLTER 记录器、闪光卡式 HOLTER 记器,都天然的实现了患者与电脑的分离,是一种安全的设计。 因此:闪光卡在回放时的插拔,并不是多余的操作。6 安全设计7 设备组成8 ¼Ç¼ºÐ.jpg记录盒种类9 记录盒10 记录盒11 记录盒12 Holter 记录盒特点 磁带记录盒记录的是模拟信号。心电信号经放大器驱动磁头,把磁场变化记录至磁带。回放时再把磁信号经 A/D 转换,变成数字信号供计算机分析 数字记录盒记录的是数字信号。心电信号经放大直接记录成数字信号,供计算机分析13 Holter 系统技术要求 系统的频率响应曲线 在 0.14~25Hz 范围内波动应小于 6%(0.5dB) 。低频 (ST) 下限频率应≤ 0.05Hz ,高频 (QRS) 上限应≥ 60Hz 。在0.05~60Hz 内,相频特性曲线应为一条直线 系统采样频率 应≥ 250Hz ,容量达 66M 。现在大多在 128~512Hz 之间 时间准确度 时间累积误差≤ ±15s14 Holter 记录盒技术要求 磁带记录盒 3 个放大器磁头与 1 个时间跟踪磁头将心电信号同时记录在磁带上,低频补偿下限频率达 0.05Hz 数字记录盒 采样频率≥ 250Hz ,若起搏器分析则应有更高采样率,采用无失真数据压缩技术15 适应证 判定患者症状与心电图的关系(心悸胸痛晕厥等) 对发作性心律失常定性定量分析,并危险评估 对心肌缺血定性定量分析,尤其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诊断 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 心脏病患者预后的评估 评价抗心律失常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 选择起搏器的适应证,评定起搏器功能,及起搏器相关心律失常 流行病学和医学科学的调查研究16 三导联安放位置模拟 V1 ( CMI ):正极 -- 右第四肋间胸骨旁 2.5cm 处;负极 --右锁骨下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