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设备安全•电气设备安全分类•常用电气设备安全•低压保护电器•变配电设备安全电气设备是指用于发电、变电、输电、配电的各类用电设备、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测量仪器、保护器件等。因电气设备类型多样、构造复杂、应用广泛、使用环境条件复杂,为保证使用的安全,电气设备均具备一定的直接电击和间接电击防护能力。直接电击防护主要用电气设备外壳来实现,间接电击防护措施则体现在设备的触电防护类型。只有电气设备选择适当,使电气设备本身的电击防护能力与用电环境危险性相适应,电气设备的安全性才有保障。电气设备安全分类一、电气设备的用电环境类型工作环境或生产厂房可按多种方式分类。根据不同电击的危险程度,将用电环境分为三类:无较大危险的环境、有较大危险的环境和特别危险的环境。1.无较大危险的环境正常情况下,有绝缘地板(如木地板)、没有接地导体或接地导体很少的干燥、无尘环境,属于无较大危险的环境。或者说,这些环境不具备有较大危险和特别危险环境的特征。普通住房、办公室、某些实验室、仪表装配车间等均属于无较大危险的环境。电气设备安全分类2.有较大危险的环境下列环境均属于有较大危险的环境:①空气相对湿度经常超过75%的潮湿环境。②环境温度经常或昼夜间周期性地超过35℃的炎热环境。③含导电性粉尘,即生产过程中排出工艺性导电粉尘(如煤尘、金属尘等),并沉积在导线上或进入机器、仪器内的环境。④有金属、泥土、钢筋混凝土、砖等导电性地板或地面的环境。⑤工作人员既接触接地的金属构造、金属结构、工艺装备,又接触电气设备的金属壳体的环境。机械厂的金工车间和锻工车间,冶金厂的压延车间、拉丝车间、电炉电极车间、电刷车间、煤粉车间、水泵房、空气压缩站、成品库、车库等都属于有较大危险的环境。电气设备安全设备3.特别危险的环境下列环境均属于特别危险的环境:①室内天花板、墙壁、地板等各种物体都潮湿,空气相对湿度接近100%的特别潮湿的环境。②室内经常或长时间存在对电气设备的绝缘或导电部分产生破坏作用的腐蚀性蒸气、气体、液体等化学活性介质或有机介质的环境。③具有两种及两种以上有较大危险环境特征的环境(例如有导电性地板的潮湿环境、有导电性粉尘的炎热环境等)很多生产厂房,如铸造车间、酸洗车间、电镀车间、电解车间、漂染车间、化工厂的大多数车间,以及发电厂的所有车间,室外电气装置设置区域、电缆沟等,都属于特别危险环境。企业选择电气设备时,应根据电气设备的用电环境危险性类型,考虑防护工作场所各种不安全因素,选择适当防护等级的电气设备。二、电气设备外壳防护等级所谓外壳防护等级就是电气设备外壳机械防护能力的分级。1.外壳防护功能及分级从安全角度出发,电气设备外壳防护应具备三种基本防护功能,且每种防护功能有详细的等级划分。三种防护功能及防护等级如下:(1)防止人体接近壳内危险部件(如壳内带电部分或运动部分),(2)防止固体异物(包括粉尘)进入壳内设备(3)防止由于水进入壳内对设备造成有害影响2.外壳防护等级表示方法外壳防护等级用IP代码来表示,由字母IP、第一位特征数字、第二位特征数字、附加字母、补充字母等组成,如图所示,其中字母IP及第一位特征数字、第二位特征数字是必需的,而附加字母和补充字母根据实际需要可有可无,如“IP34”、“IP35C”。(1)第一位特征数字第一位特征数字表示对接近危险部件和固体异物进入两种防护功能均不低于的防护等级,也就是说,第一位特征数字表示两种防护功能中等级较低者。如不要求规定特征数字时,该处用“X”代替。(2)第二位特征数字第二位特征数字表示外壳对设备进水的防护等级。不要求规定特征数字时,该处用“X”代替。例如“IP34”,第一位数字“3”,表示对人员和防止固体异物进入的防护等级为3级,能防止直径大于2.5mm的固体异物进入壳内,且防止工具接近危险部件;而第二位数字“4”表示防止水进入的防护等级为4级,为防溅水式。而“IP45”,第一位数字“4”表示防止入手持直径不小于1mm的金属线接近部位、防止直径不小于1mm的固体异物进入设备外壳内;第二位特征数字“5”表示防止由于在外壳各个方向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