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 剂型:将原料药加工制成适合于医疗或预防应用的形式,称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制剂:将原料药物加工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药物制品称为制剂。 有效部位:系指从植物、动物、矿物等中提取的一类或者数类有效成分,其含量应占提取物的 50%以上。 有效成分:系指起主要药效的物质,一般指化学上的单体化合物,纯度应在 90%以上,能用分子式或结构式表示。 喷雾干燥法:系直接将浸出液喷雾于干燥器内使之在与通入干燥器的热空气接触过程中,水分迅速汽化,从而获得粉末或颗粒的方法。 泡腾干燥:又称流床干燥,系指利用热空气流使湿颗粒悬浮,呈流态化,试“泡腾状”,热空气在湿颗粒间通过,在动态下进行热交换,带走水汽而达到干燥的一种方法。 冷冻干燥法:系将浸出液浓缩至一定浓度后预先冻结成固体,在低温减压条件下将水分直接升华除去的干燥方法。 表面活性剂:凡能显著降低两相间表面张力(或界面张力)的物质,成为表面活性剂。 HLB 值:即亲水亲油平衡值,用来表示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的强弱。 昙点:某些含聚氧乙烯基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溶解度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大,达到某一温度后,其溶解度急剧下降,使溶液变混浊,甚至产生分层。这个使溶液由澄明变混浊的温度点称为昙点。 增溶:药物在水中因加入表面活性剂而溶解度增加的现象称为增溶。具有增溶作用的表面活性剂称为增溶剂。 热原:是指能引起恒温动物体温异常升高的致热物质。 氯化钠等渗当量:指 1g 药物呈现的等渗效应相当于氯化钠的克数,用 E 表示。 低共熔现象: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经混合后出现润湿或液化的现象,称为低共熔现象。 松片:片剂硬度不够,将压成的片剂置中指和食指之间,用拇指轻轻加压就能碎裂的现象称为松片。 裂片:片剂感受到震动或经放置后从腰间开裂或从顶部脱落一层称为裂片。 气雾剂:系指药物提取物、饮片细粉与适宜的抛射剂共同封装在具有特定阀门装置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内容物喷出呈雾状、泡沫状或其他形态的制剂。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与载体混合制成的高度分散的固体分散物。 脂质体:系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小囊,也称类脂小球或液晶微囊。 缓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非恒速释放药物,给药频率比普通制剂减少一半或有所减少,且能显著增加患者依从性的制剂。 控释制剂:系指在规定释放介质中,按要求缓慢地恒速释放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