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作文教学方法优缺点对比 为更好地配合我省12月召开的“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为让广大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当前国内作文教学现状,现将我国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文教学流派”及其优缺点,从节省时间的角度考虑,以表格形式列出,供大家学习、了解、研究。 作 文 教 学 流 派 简 明 对 照 表 流派名称 代表人物 基本模式 优点 不足 模仿流派 钱梦龙 以“文体中心”为理论依据,创造了“模仿——创造”的作文系列。基本程序是“模仿——改写——仿作——评析——借鉴——博采” 学生写作文体意识强,作文也容易入门,效果明显。 语文教学基本上围绕这些文体知识转,淡化了学生写作整体素养的提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快速作文教学法——杨初春 最为关注的是学生作文的速度问题。“五步四法两课型”。步骤:“五步”即基础训练、思维训练、技巧训练、速度训练、综合训练。“四法”即写作限期限时法、指导先“实”后“虚”法、评阅浏览自改法、训练分步达标法。“两课型”即写作实践型课和理论指导型课。 这个体系很强调基础训练和思维训练, 这一训练模式广受学生欢迎,但受到理论界一些人士的质疑,认为是“为考而教,为考而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并且“缺乏理论依据”。 注——快速作文的能力显得越来越重要。中国作文教学界需要重新认识“快速作文教学法”的价值。 思维流派 常青的“作文分格训练教学法” 把一年级的说话训练分成两大格、若干小格。两大格:第一大格,说一句完整的话;第二大格,说几句连贯的话。把“说一句完整的话”又分成五个小格:第一格,敢说;第二格,说顺;第三格,说实;第四格,说活;第五格,说准。也就是把某一年级的作文教学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具体小要求进行循序渐进的训练,为命题作文综合训练准备好“预制件”。 人+动作+话,人+动作+表情+话,人+动作+心理活动+话。这样的“语段写作公式” 实际上是用概括出的文章内容的思维语法或一般思维模式来训练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像、表达的能力。 从主观上看,分格训练法已经注意到写作智能的培养,也有利于推动作文教学的科学化,但是,它关注到的写作智能只是一种表层的语言思维模式,而不是写作思维过程的深层思维操作模型,因此从客观效果来看,也一定程度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性。 刘胐胐和高原的“观察——分析——表达”三三级训练体系的总体结构是:观察是基础,分析是核心,表达是结果,三者是一个有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