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实发展”“波罗的海明珠”项目文化设计思考 文/金雨时 波罗的海 要塞 波罗的海 波罗的海明珠商务中心 莫斯科 莫斯科圣瓦西里大教堂 圣彼得堡冬宫广场 圣彼得堡基督复活教堂 圣彼得堡夏宫 编者按 2008年5月,张永岳教授与金雨时先生曾在《关于现代地产文化的思考》一文中明确提出:“对当今的中国而言,地产的新发展必然依赖于文化的新发展,并且两者逐步相互融合已经势在必行。”同年,由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地产文化研究所完成的《地产文化理论与文化设计实践》研究课题得出如下重要结论:“地产文化是伴生着房地产项目的一个历史久远的客观存在;地产文化研究是中国房地产创新发展,获得新的精神动力的当务之急。而地产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是通过文化策划阶段实现对地产项目的全程观照。” 2010年伊始,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地产文化研究所应易居(中国)和中房信两大集团相关兄弟部门之约,正式介入了五个地产项目的业务并且领衔项目的文化设计。新的项目介入,也在不断接洽之中。仿佛一夜之间,地产文化设计获得了产业界从未给予过的高度认同和评价。我们虽然坚信这一天必将到来,但我们等待这一天已经等待得太久。 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发一批地产文化设计的典型案例,供集团内外朋友们参考和指正。首发的“上实发展波罗的海明珠项目文化设计思考”,就文化设计形而上的内涵而言,具有特别典型的意义。由上海市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投资开发的这一个地产项目,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城市,不同文化,不同历史甚至包括不同现当代情感下的一个极富敏感色彩又富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如何把握好这一分寸,其实是该项目开篇最重要的话题。不要认为“波罗的海明珠”远在异域他乡,从文化认识上解决好这一个极端的例子,国内所有的异地开发皆可举一反三。这是我们首选这一案例刊发的初衷。另一个好处在于,形而上的思考也许不涉及商业机密也不关涉知识产权。 至于形而下的诸如建筑,诸如景观,诸如业态的文化设计,我们将陆续在以后的刊物中介绍。敬请朋友们关注和指导。 俄罗斯历史文化心态雏论 1、1941年冬天,一列又一列士兵在红场接受检阅后,悲壮地直接走上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前沿,一句传遍苏德战场的誓言,成了俄罗斯民族之魂的象征:“俄罗斯虽大,我们却无处可退,因为身后就是就是莫斯科” 2005年5月 9日,在欧洲反法西斯战争 60周年纪念日,当年幸存的老兵在此列队走过红场。美、中、法、德、日等共 60国首脑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