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业务情况分析 本文档的目的是:简单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业务的概况,从中可以看出该业务的一个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以便于我们从总体上把握我们的项目;另外,具体分析一些主要的提供该项业务的 SP的情况,以便我们能够开发出更具有特色的地图业务,或者更清晰地勾画出我们的核心竞争框架。 1、地图业务概况 据赛迪顾问最近出版的《中国移动定位(LBS)服务市场与发展潜力研究报告》的研究表明,2004年中国移动定位服务市场规模已达到 2.52亿元,比 2003年增长 91.2%,预测到 2008年,市场规模将达到 28.7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83.8%,呈现高速发展态势。《报告》从移动定位服务的使用群体进行了分析。个人用户主要是在 20-40岁之间的人群,行业用户主要是物流企业、邮递服务企业和出租车公司等行业。从需求内容来看,68.75%的个人用户使用过公共位置信息服务,在行业用户中,使用过与位置信息相关服务的占65.21%。从支付费用的意愿来看,42.78%的个人用户和 78.41%的行业用户愿意为移动定位服务支付费用。根据诺达咨询长期跟踪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移动位置用户规模为1040万户,2005年 1-9月用户规模达到 1800万。随着联通新业务——基于手机的汽车导航服务的推出,用户将进一步扩大,诺达预测,我国 2005年中国移动位置用户将比 2004年增长 102%,用户将达到 2100万,2006年持续增长,用户有望达到 4600万。2007年,移动位置市场进入成熟阶段,到 2010年中国移动服务用户规模将达到 2.4亿户。 这些数据未必准确或者如它所说的乐观,但至少可以表明移动位置服务业务(就是我们说的移动地理信息服务业务)是一项有着巨大发展潜力和前景的新兴移动增值业务。 实际上,早在 2001年,中国移动就开展了基于 Cell-ID技术的 LBS试验。2003年,中国联通推出了名为“定位之星”的 LBS业务。目前,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 LBS服务主要面向行业用户,例如城市交通管理、医疗紧急救援、公安执法等,同时也在逐步拓展个人用户市场。典型的例子包括:2004年 2月,中国联通推出的“关爱之星”定位服务,可以帮助家长随时随地得知孩子的位置信息。家长只需为孩子购买一个LBS服务终端“小爱星”,家长就可以通过手机WAP、互联网、短信查询等方式随时了解孩子所处的位置,最高精度可达 5米。2006年 1月,中国移动在北京、天津、辽宁、湖北四个省市推出了“手机地图”的业务。表 1和表 2分别表明了移动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