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劳动教育系列典型案例展示劳动中促成长实践中育新人加强学校劳动教育是当前热议的教育话题之一。上好劳动教育这门必修课, 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应然之道,也是培养具有劳动情怀和劳动本领的合格人才, 使其能够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时代重任的必然之举。 高扬劳动教育的旗帜, 具有重大的时代价值和鲜明的现实针对性。近年来,学校整体设计劳动教育内容, 集中开展劳动教育主题活动,规划学生实践基地资源,积极探索构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现将学校相关工作开展汇报如下:一、重构融合,打造劳动教育教学新课堂(一)在课程中体验劳动的价值。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劳动教育课(综合实践课) 每周不少于 1 课时 ,其中劳动精神、 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专题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6 学时。根据需要编写学校劳动实践指导手册,明确教学目标、活动设计、工具使用、考核评价、安全保护等劳动教育要求。(二)在活动中渗透劳动的快乐。学校每年有体育节、艺术节、合唱节、读书节,每月有特色活动,每周有社团活动,现包含书法、篆刻、歌咏、舞蹈、体育等13 个精品社团,每个假期有学生进社区实践活动。 任何节日和活动都是全员参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例如:春节组织“我给家里写对联”中秋节“我是烹饪小达人”自己制作糕点、月饼,重阳节“我是孝顺的好孩子”体验为家长洗脚感悟,教师节 “我给老师送心意”用废弃物品制作笔筒送给老师,国庆节“我向祖国献礼”制作手工艺品等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体验到了自我的强大力量, 明白了用双手可以改变和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三)在值日中发现劳动的伟大。 将学生管理一日常规与每天劳动时间有机结合,学校的环境卫生一直都靠师生自己维护,教室、楼道、卫生区、门窗每天清扫两遍,校园干净又整洁。另外,还要擦玻璃、清扫厕所等。 在用自己的双手扮靓校园的过程中,学生们发现了“劳动创造美”的伟大。二、升级赋能,拓展劳动实践新载体(一)让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劳动教育课程也要与时俱进,更好地体现时代性。 以往的课程设计还是以传授劳动技术为主,除了传统的学工、学农, 日常生活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和服务性劳动教育都将陆续走入学生综合实践, 我们还进一步探索劳动教育与其他各门学科课程的有机融合, 在梳理和分析学科核心内容和教学方式中,找到可行的渗透切入点, 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深化经验。让劳动教育发生在每门课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