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汇报 中德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情况汇报 XX 县区林业局 二〇〇九年八月七日 我县自 2006 年开始实施中德合作安徽林业二期项目森林可持续经营以来,严格按照项目有关规定,认真组织实施,通过3 年多的努力,全县森林可持续经营工作得到较大的发展,为石台林业注入了新活力,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XX 县区基本情况 XX 县区位于皖 XX 县区西北部,是一个以林业、茶业、旅游业为主的山区县。全县辖 6 镇 2 乡,3 个国有林场,1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 79 个行政村,5 个居委会,总人口 10.92 万人。 全县土地总面积 211.85 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 185 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 87.3%。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 163.9 万亩,占 88.6%。全县森林覆盖率达 80.69%,活立木总蓄积近500 万立方米。 近年来我县大面积实施封山育林,对天然林采取严格的保护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森林植被取得恢复性增长,生态状况明显改善,但一些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现: 一是人工林传统的经营模式急需改变。目前,我县的木材生产 80%以上来源于人工杉木林,这些人工杉木林九成以上都是通过砍去原生植被,人工种植杉木苗形成的杉木纯林。随着时间的推移,杉木人工纯林固有的生态弱点日益显现,如出现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下降、地力衰退、病虫害和火灾蔓延等。杉木林的经济效益也因地力衰退严重而急剧下降。尤其是多代连栽的杉木人工林,经济及生态问题更为突出,已成为公认的事实。 我县三个国有林场的当家树种都是杉木林,杉木林的上述问题是国有林场经营上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传统的杉木人工纯林经营,皆伐作业更新的经营管理模式急需改变。二是天然次生林发展到现阶段,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经过近 20 年的天然林保护,我县天然次生阔叶林得到了有效恢复,恢复森林植被的第 一目标基本实现。 目前,这部分林分面临三个方面的问题: 1、单位面积蓄积量低。根据 2004 年全县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全县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为 3.12 立方米/亩,仅为全国平均水平 5.55 立方米/亩的 56%,世界平均水平 7.73 立方米/亩的 40%。乔木林单位蓄积量这样低的原因就是近 100 万亩的天然次生林,远看是青山,近看是树丛。 2、郁闭度过大,林分结构单一,有的是单层的中成龄林,林下植被稀少,有的是单层的幼林,缺少优势层,林分保持水土的功能较差。 3、一味的强制性保护,没有解决保护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