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先学后教出处 : 晋江市教育虚拟社区网作者:何玲玲《语文新课程标准》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造性的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并把提倡 “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实现这一基本理念,把课堂教学过程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其捷径是进行先学后教。它既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一、还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空“先学后教 ”是让学生在自己参与学习活动中学会学习。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是由教师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的基础上,自学课本,互相讨论,依靠自己的努力,通过借助工具书、网络等自己解决问题,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自学中的难点和教材的重点,有针对地进行讲解,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 ”为学生的 “选择性 ”,激发学生自己探究的兴趣。二、培育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古人云: “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学生在充分自学后,便有许多疑难问题。课堂上就应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去阅读、思考、发表见解、相互讨论、合作交流。这样以独立为基础的合作学习达到了优势互补,效果不言而喻。如何进行有效合作?㈠ 课堂讨论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学生合作交流的大舞台。教学时,教师围绕学生从自主学习中遇到的一些主要问题,有目的、 有选择地分配学习任务给各小组,各小组密切配合,分析讨论,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明白了题目与中心的关系,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 ”、“师生合作 ”等多种形式交换进行的立体型的交流网络,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课堂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多元化感悟。㈡小组合作课堂教学中,应该给学生提供更多互相交流、共同切磋的机会,让学生相互协作,共同参与学习活动, 使学生更多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