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名词带宾语,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又无做谓语的动词,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是: A. 偏正关系(状谓、动补除外,这只讲名词性词组) 例如:(1)河水清且涟猗。(《伐檀》) *(2)楚人有涉江者。(《察今》) B. 并列关系 例如:门庭若市。(《邹忌讽齐王纳谏》) C. 同位关系 例如:副将军史德威慨然任之。(《梅花岭记》) 两个名词连用,句中又无做谓语的动词,则其中可能有一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上面三种关系除外) 例如:1.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动宾) 2.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唐雎不辱使命》)。*(主谓) 练习:指出下面各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并翻译各句。 1.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 曾皙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同上) 4. 民生涂炭。(《三元里抗英》) 5. 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 6. [客]一无所持,而腰多白金。(《大铁椎传》)* 7. 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8. 士兵德顺昌甚。(《五人墓碑记》)* 9. 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10. 瓮牖绳枢。(同上) 11. 老者衣帛食肉。(《齐桓晋文之事》) 12. 子墨衰絰。(《 之战》) 13. 妇抚儿乳。(《口技》)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如果不是偏正、并列、同位关系,一般地说,其中则有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它们之间可能是主谓、状谓、动宾关系:曾皙后,诸越则桃李冬实、衣褐。 二、 名词带状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带状语 1.副词修饰名词 一、一般副词:公将鼓之。 二、否定副词:天不雨。 2、介词结构修饰名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过秦论》 3、名词带动词性状语:妇抚儿乳。(《口技》) 练习题:译句解名词动用的词 1、 洸洸乎干城之具也,果能授孙吴之略耶?(《卖柑者言》) 2、 皆衣缯单衣。(《西门豹治邺》) 3、 使人先表 澭水。(《察今》) 4、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5、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庄暴见孟子》) 6、 不蔓不枝。(《爱莲说》) 7、 彼不我恩也;郎诚见完与恩,无所不可。(《童区寄传》) 8、 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狱中杂记》) 9、 君子不齿。(《师说》) 10、 昨日入城市。(《蚕妇》)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