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高产栽培技术一、小麦播前拌种包衣技术小麦播种前,做好小麦播种到出苗期间病虫害防治工作,是确保小麦苗全、苗壮的关键。 小麦拌种或包衣是彻底控制地下害虫,确保全苗的重要途径。1、小麦拌种主要防治对象:(1)土传病害,主要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这些病菌在土壤中可以存活多年, 在小麦拌种后种子开始萌芽时病菌就可以侵染。(2)系统侵染病害,主要有秆黑粉病、散黑穗病和腥黑穗病,病菌从种子萌发侵人生长点,随小障植株生长进行系统侵染。穗期表现为害症状。(3)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蝼蛄和金针虫,它们在越冬前苗期和返青后咬食小麦根茎部,造成缺苗断垄。2、药剂拌种的方法有:(1)地下害虫的防治拌种处理: 对地下害虫一般发生区,可采用药剂拌种的方法进行防治。可选用50%辛硫磷拌种,按种子量的0.2%,即 100 斤种子用药 100 克,兑水 2— 3 公斤,也可用48%毒死蜱乳油按种子重量的 0.3%拌种, 拌后堆闷 4~6 小时便可播种, 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处理土壤:地下害虫严重发生区要采用土壤处理和种子拌种相结合进行防治,土壤处理可以亩用3%的辛硫磷颗粒剂2~2.5公斤均匀撒施于地面,随后将其翻入土中。也可亩用50%的辛硫磷乳油 250 毫升,兑水l 一 2 公斤,拌细土10— 15 公斤制成毒土,均匀撒于地面,随后翻人土中。(2)腥黑穗病、全蚀病和白粉病等病害的防治采用药剂拌种不仅可防治麦类黑穗病,还可有效地控制冬前小麦锈病、全蚀病、白粉病的发生和危害,减少越冬菌量。散黑穗病、腥黑穗病、根腐病、纹枯病、全蚀病等发生区,可用40%五氯硝基苯按麦种重量的0.5 的药量干拌 (即每亩 40 克,拌小麦 8 公斤左右 ),防治小麦腥黑穗病;也可选择6%戊唑醇 (立克秀 )悬浮剂一袋 (10 毫升 ),加水 0.4~0.5 公斤, 拌种 25~35 公斤,或 2.5%氟咯菌腈 (适乐时 )悬浮剂按推荐剂量进行小麦种子拌种,同时可兼治苗期锈病和白粉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0.2%拌种或20%三唑酮乳油500 毫升加水 2500毫升,拌麦种250 公斤,可防治白粉病、叶锈病。小麦全蚀病严重发生区,可选用12.5%硅噻菌胺 (全蚀净 )悬浮剂进行种子处理, 对小麦全蚀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用全蚀净一袋 (20 毫升 ),先兑水 300~500 毫升,可拌10~12.5 公斤种子,拌均后闷种6~8 小时 (有利于药剂发挥并杀死种子所带病菌),在阴凉处晾干后播种。小麦黄矮病和丛矮病发生区,可采用吡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