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6 月月考试题(2017 · 太原月考 ) 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可以将中国不同地区划分为快速增加、缓慢增加、缓慢降低和快速降低四个类型。其中人口密度快速增加的地区集中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都市圈和青藏高原等地区。下图是 2000~2010 年不同因素对我国四类地区人口密度变化的影响程度对比。图中的系数绝对值越大,对人口密度的影响程度越大;系数为正时,影响因素与人口密度变化为正相关,反之,为负相关。 据此完成 1 ~2 题。1.我国人口密度降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 ) A.人口密集省份B.山地丘陵地区C.水源短缺地区D.经济落后省份2.据图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 ) A.初始人口密度较低,环境承载力大B .医疗条件好,人口自然增长较快C.发达的经济掩盖了人口密度过大的劣势D .交通通达度高,是人口增加的主要“拉力”(2017 · 沈阳质检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3 ~4 题。3.上面左图所示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状况最接近右图中的( ) A.甲点B.乙点C.丙点D .丁点4.该城市今后应采取的发展措施是( ) A.大量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B .制定鼓励生育的政策,提高出生率C.完善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工作D .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是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对象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商业网点分布的合理性。读我国某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表,回答 5~ 7 题。蔬菜食品类日常用品类服装衣饰类家用电器类200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43 2.32 6.43 5.94 2011年出行的平均距离(km )1.12 1.55 4.52 8.04 5. 该市居民购物出行空间距离最小的是蔬菜食品类,影响这类商品销售网点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 地价B. 集聚C. 交通D. 市场6. 该市居民服饰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的变化可能反映了()①服装销售网点增加②服装商场的通达性改善③服装商场品种更多④大型服装商场外迁市郊A. ①②B. ②④C.①③D. ③④7. 该市居民家用电器类购物出行空间距离变化最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①居民的消费水平大幅度上升②居民区随城市发展向外扩散③家电商家地租支付能力提高④家电商场在商业区相对聚集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完成 8~9 题。8. 2000年到 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