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设备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2016年7月1目录目录一概述……………………………………………………3二设备前期管理……………………………………………………5叁设备基本资料管理……………………………………………………6肆备件管理……………………………………………………7伍现场管理……………………………………………………9陆计划管理……………………………………………………11柒KPI管理……………………………………………………12捌事故管理……………………………………………………13玖培训管理……………………………………………………14壹拾改造、革新管理……………………………………………………15壹拾壹设备变更管理……………………………………………………16壹拾贰人员及安全管理……………………………………………………17壹拾叁事业计划……………………………………………………182一一..概述概述设备管理是对设备寿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包括设备选型及采购、正确使用设备、维护修理设备、更新改造设备直至设备报废全过程的管理工作。3设备费效比最优化设备管理周期设备管理方法(理论+技术+经济+组织)完善管理体系完善作业流程提高人员技能控制关键指标…………4二二..设备前期管理设备前期管理1.设备选型采购设备选型原则:性价比优良、技术先进;制定设备采购技术标准:-阐述设备使用环境、用途、构成、主要性能参数、主要部件品牌要求;-约定供需双方业务范围;-确定交付条件,提供设备资料(纸质+电子版)。确认设备技术方案、图纸;跟踪设备制作进度,检测/确认设备制作品质及精度。2.设备安装调试查验签收到货设备,设备入库、出库安装;制定安装进度表,严格依照计划推进,并认真填写安装日志(日别);操作/安全/维修培训(设备主管部门组织,厂家人员主讲);空载/负荷试车,确认设备工作能力、工作精度、操作性、安全性;安装调试期间,设备暴露的不合格事项,责令厂家限期整改。3.设备验收、移交设备检验符合技术标准要求,予以验收,并将验收报告存档;设备验收合格后,转交使用部门。5三三..设备基本资料管理设备基本资料管理1.制作设备分布图概览全司设备,初步了解设备分布情况2.建立健全设备台账明确设备编号、名称、安装位置、主要性能参数、数量、价格、使用部门、设备等级等;根据设备的工艺地位、负荷状态、停机影响,确定设备等级(关键、重要、一般);特种设备单独建立台账,并注明检验时间、计划及设备状态等。3.建立健全设备部件台账包含机械、电气部件清单;部件清单必须明确部件位置(所属机构)、型号、参数、品牌、数量;所有部件必须确认实物,无法确认的参照图纸资料。4.建立健全设备资料台账确认各设备操作/维修手册、机械/电气图纸是否齐备;确认PLC程序、参数及软件是否备份。5.制作设备履历表履历表是设备的“身份证”履历表内容包含设备工作能力、组成机构、主要部件信息、设备用途及设备照片等。6四四..备件管理备件管理1.制定备件清单在熟识设备的基础上,依据部件清单,给有损坏可能的部件做备品备件;根据设备的数量、部件的数量、使用周期、使用量,确定备件数量。2.设定安全库存根据备件采购周期、采购周期内的消耗量,确定安全库存。3.备件申请管理备件采购申请由机电设备部主管,所有备件采购申请必须经部门领导签字确认;跟踪备件采购过程,确认交付期。4.备件入库确认备件规格型号、参数、尺寸,加工件确认材质及热处理状态(必要时提供热处理曲线图);质量验收合格,签收入库。5.备件出库管理备件出库必须由设备主管签字确认;电机、减速机、变频器、泵类,单价≥¥5000、总价≥¥10000的备件,必须经部门领导签字确认;诸如电机、减速机等重要部件,重点记录,制作并填写重点部件更换记录。6.返库管理对已出库,但没有使用的备件,必须及时返库处理。7四四..备件管理备件管理7.定期对库存备件进行盘点,做到帐实相符。8.部件报废处理基准:修复费用超过其原价值50%的,报废处理;废部件需填写报废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