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课程标准 课标解读 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1.绘制并运用热力环流示意图,说明热力环流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地理实践力】 2.能在实际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上判断各地大气受力特点,判断各地风向和风力,并说明一般规律。【地理实践力】 知识点01 大气的受热过程 思维导图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 2.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太阳暖大地:大部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小部分被吸收或反射。热量来源:太阳辐射 (2)大地暖大气: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又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吧热量传递给近地面 大气。热量来源:长波辐射。 (3)大气还大地:大气增温后形成大气辐射,少量能量射向宇宙空间,大部分向下射向地面,成为大气逆辐射。热量来源:大气逆辐射。 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意义:减少太阳辐射;缩小了气温日较差;提高了地表平均温度。 2.影响大气逆辐射的因素:云量多少;大气的洁净度、干燥度。 【即学即练1】(甘肃省2021-2022 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中①~④代表的内容有: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和大气逆辐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太阳辐射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塔里木盆地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 ) A.白天①较强,夜里②较弱 B.白天①较强,夜里③较弱 C.白天②较强,夜里④较弱 D.白天④较强,夜里③较弱 【答案】1.A 2.B 【解析】1.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可以判断出①太阳辐射,②大气辐射,③大气逆辐射,④地面辐射。故选A。 2.沙漠地区多晴朗天气,少云,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较强,气温高;夜晚天气晴朗,大气逆辐射作用③较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故选B。 知识点02 大气热力环流 一、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形成过程 (1)A 地受热较多,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D 处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2)B、F 地受热较少,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C、E 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读图思考】读图思考: 气温、气压、气流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即学即练2】(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1-2022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