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货币资本 一、货币与货币资本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当商品经济充分发展,以至劳动力也成为商品时,货币也就转化为资本,社会经济形态也转型为资本主义。这时,任何人手中的货币只要积累到一定的量,都可以被用来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进行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由于购买劳动力的费用低于该劳动力在生产中创造的价值,因此,在生产结束、商品出售后,生产者会得到一个剩余价值或利润,他的资本会因此而增值。 所谓资本就是通过自我运动不断增值的价值。因为价值的独立形式是货币,所以,货币就成为资本的一般形式。作为资本的货币和作为货币的货币有如下区别。 1 . 性质不同。货币是价值的独立形式或者结晶,被主体作为一种手段使用;资本是在自我运动中不断增值的价值,是有自身目的的主体。 2 . 职能不同。货币的职能只是与商品流通有关,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价值计量工具、交易工具、价值贮藏工具;资本的职能是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 3 . 运动方式不同。货币的运动方式是:商品 1 ——货币——商品 2 。货币首先在商品 1生产者的交易对方手中,通过“商品 1 ——货币”这一交易,货币从货币所有者手中转移到商品 1 的生产者手中,商品所有者也就转化为货币所有者。随后,商品 1 的生产者,即新的货币所有者,又用货币购买商品 2 ,货币又转移到另一商品生产者手中。在上数两次交易中,发生了货币在三个不同主体之间的转移。货币不断地在不同主体之间进行转移,以媒介商品流通的运动,就是货币流通。在这里,货币流通是由商品流通引起的,前者只是后者的一个环节。整个运动的目的是使用价值或者说是消费。货币一旦作为货币支付出去,就不再流回,该货币代表的价值也随着他对所购商品的消费而消失。 资本的运动方式是:货币——商品——货币*,其中“货币*”代表已经增值的货币。其中也包括两次商品交换和三个当事人。但是,运动的起点是货币所有者及其手中的货币,终点是同一货币所有者及其手中更大量的货币。整个运动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货币,是增大货币所代表的价值。因此,货币作为收入支出会使个人拥有的绝对财富——价值——减少,而货币作为资本支出在正常情况下使个人拥有的绝对财富增加。 4 . 对立面不同。货币的对立面是商品;资本的对立面是工资劳动者。没有商品,也就没有货币,没有商品和货币,同样也就没有资本。但是,只有当货币能够被用来购买劳动者的劳动力时,货币才转化为资本。因此,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