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6 页 110KV 变电站的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主要关注点和污染防治措施 一、工程规模分析 ㈠变电站总体布局 一般为输电构架—变压器区、控制房—生活区,运行流程为 110KV→变压设备→35KV 输出。 工程构成: 1、主体工程:生产控制厂房、配套构架等组成。 2、辅助工程:进站道路,生产库房等组成。 3、配套工程:生活住宿楼、分洪渠、护坡挡墙、绿化工程等组成。 ㈡环评目的 通过了解项目区域环境特点与功能,在工程分析、现场调查、现状监测及评价等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该项目施工期存在的主要环境污染要素是废渣、废水、噪声、粉尘及对自然生态环境影响。运营期主要环境污染要素是地表水环境影响、噪声环境影响、固体废弃物处置、电磁辐射防护等。因此,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重点确定为大气环境影响、地表水环境影响、噪声环境影响、固体废弃物处置、电磁辐射防护等,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 二、说明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该建设项目工程区及周围有无无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本底是否清洁。该项目建成区及周边地区是否有无文物保护单位、自然风景名胜古迹和特别需要保护的地区。是否该项目符合乡镇规划要求。是否有无搬迁问题和敏感点。 三、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㈠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1、环境空气质量概况 ⑴、监测点位布设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至少在变电站址所在地主导风向上风向及下风向分别应布设监测点位各 1 个。 ⑵、监测频率及数据获得情况 为期不少于 2 天的现状采样监测,SO2、NO2 、TSP 三项每天监测 4 次,采样时间段分为08:00、11:00、14:00、17:00 时,每次采样不得少于 45 分钟;TSP 每天采样 2 次,采样时间段为 8:00、14:00 时,每次采样不得少于 3 小时。同时气温、气压等相关气象数据。 2、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通过对 SO2、NO2 、TSP 三项目监测结果统计,阐明SO2、NO2 、TSP 三项污染物是否超过国家标准,说明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等级。 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受纳水体段地表水选择污染因子监测,能够反映水环境质量的结果,依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评价,该段水质量类别,说明地表水环境质量等级。 ㈢声环境现状 1、噪声监测概况 对拟建变电站四周分别进行昼、夜间声环境现状监测,获得具有代表性监测数据。 2、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通过噪声监测结果统计,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