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六章 商品检验与质量监督 第二节 商品检验方法与质量分级 学前思考 1、你平时买衣服时,用什么方法判断质量好坏? 2、你知道鉴别猪肉是否新鲜的办法吗? 一、抽样 抽样检验是商品检验的普遍形式,而抽样检验与全数检验相比必然存在以下两种风险。 由于用样本的质量水平代表不了商品整批的质量情况,如果样品没有代表性检验的结果不仅不能准确推断整批商品质量水平,甚至还可能产生误导效果。 因此抽样要解决三个问题:如何抽取、抽取多少、怎样抽取、怎样判断。 (一)抽样的概念 抽样是根据合同或标准所确定的方案,从被检批商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有代表性的、用于检验的单位商品的过程,又称取样或拣样。 (二)抽样的原则 1、代表性 2、典型性 3、适时性 (三)抽样的方法 1、简单随机抽样 2、分层随机抽样 3、系统随机抽样 2 如按2、12、22的顺序抽取样品。这种抽样方法抽样分布均匀,比简单随机抽样更为精确,适用于较小批量商品的抽样,但当被检批商品质量问题呈周期性变化时,易产生较大偏差。 思考:在大规模连续的现在,主要运用抽样检验。美国一位研究人员发现,进行全数检验时,第一次能发现 68%的不合格商品,第二次能发现18%,第三次发现 8%,第四次发现 4%,四次之后还要 2%没有发现。理论上全数检验更好,实际上,抽样检验比全数检验更科学,抽样检验运用科学的方法。 二、商品检验的方法 (一)感官检验法 定义:指利用人体的感觉器官结合平时积累的实践经验对商品质量进行判断和鉴定的方法。 优点:感官检验法快速、经济、简便易行,不需要专用仪器、设备和场所,不损坏商品,成本较低,因而使用较广泛。 缺点:感官检验法一般不能检验商品的内在质量;检验的结果常受检验人员技术水平、工作经验以及客观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带有主观性和片面性,且只能用专业术语或记分法表示商品质量的高低,而得不出准确的数值。 为提高感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常是组织评审小组进行检验。 1、感觉的几种现象 (1)适应现象 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通常在微弱的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提高。在强烈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可以使感受性降低。因此,在感官检验时,避免已开始就接受强刺激。 3 如:当我们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已熄灯的电影院时,开始感到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清楚,隔几分钟之后,才慢慢分辨出周围物体的轮廓。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