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2 02 4 届第五次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 时间:2 02 4 .5 .3 1 一、现代文阅读(3 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豫园灯会里看“一夜鱼龙舞”,商场里随处可见龙主题装饰,上海图书馆、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纷纷推出寻“龙”活动……甲辰龙年将至,人们身边的‘龙’含量达到了顶峰。 虽然每年生肖都是农历新年的重头戏,但在中国,民众对“龙”的热情远远超出其他生肖,这是为什么呢? “在十二生肖中,只有龙是神物,其他都是普通的生物。中华民族自称,‘龙的传人’,龙是民族的图腾,是我们的精神象征。”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表示,中国人对龙的喜爱包含着崇拜之情,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绝大多数都是现实中存在的生物,只有龙是想象出来的神灵。如果进一步细究,龙是多种动物的“融合体”。在众多说法中,绝大多数学者都认同龙起源于原始人类的图腾崇拜,形成于图腾合并。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著名学者闻一多,他在1940 年代便探讨了龙的原形,他认为,龙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是蛇。“所谓龙者,只是一种大蛇,这大蛇的'名字便叫作‘龙’,后来有一个以这种大蛇为图腾的图族,兼并了、吸收了许多别的形形色色的图腾团族,大蛇这才接受了兽类的脚,马的头,鬣的尾,鹿的角,狗的爪,鱼的鳞和须……于是便成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龙了。” 龙这一神圣的形象蕴涵着中华民族发展、各民族相互融合、团结等含义,成为中华民族始祖的标志性图案。后来,“龙”成了帝王的符瑞和标志,许多帝王的出生都与龙有关。相传炎帝是一位叫登的女子感天上的“神龙”而生,尧帝是庆都感“赤龙”而生,始祖是龙繁衍的后代,因此,中华民族的子孙便是“龙的传人”了。 龙文化不仅是各民族统治者的符号,各族人民也以龙为吉祥符号。如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人民的史诗与民俗故事中,龙文化都是非常重要的叙事与信仰对象。也因此,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各族人民共同的符号。 田兆元还提及,中国与龙相关的节日和民俗十分丰富。“舞龙灯”是中国春节期间的一项传统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形式的舞龙。据说舞龙灯起源于汉代,最初是一种祭祀和祈雨的仪式后来演变为一种娱乐活动。如今,舞龙灯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遍及中国、东南亚以及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地。特别是在春节、元宵节,舞龙灯活动最为盛行。 春节过后不久,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