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方案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科技进步。为加快推动我省农业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 [2010]2 号)精神,制订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工作实施方案。一、建设内容和结构设置(一)主要建设内容根据《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特点,我省将开展玉米、 小麦、 谷子、马铃薯、杂粮、蔬菜、水果、干果、棉花、食用菌、中药材、油料、猪、牛、羊、鸡、特种养殖17 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采取“整体规划、统一确定专家人选、 分步启动实施 ”的办法开展工作。 根据我省农业生产特点,本着积极稳妥的原则,2010 年拟启动玉米、小麦、蔬菜、水果、生猪等5 个大宗农产品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工作。其他产业将在积极探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施,分批建设。(二)结构设置每个产业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村级示范点和科技示范户四级管理体系构成。依托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农科院,山西农业大学、市级农业科研教学等单位开展工作,每个产业建立1 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置首席专家和副首席专家各1 名,下设 3~5 个功能实验室和3~15 名岗位专家。全省共设17 个首席专家、 131 个岗位专家(包括农业产业经济研究岗位和畜牧产业经济岗位专家各1 名),66个综合试验站、 2500 个村级示范点和若干个科技示范户(见附件 1)。(三)岗位职责1、首席专家主要职责。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衔接,全面掌握国内外同类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成果,结合我省相关产业的发展实际,有效整合本产业科技资源,围绕我省产业技术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集成、试验和示范;提出产业技术“十二五 ”发展规划,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组织相关学术活动,开展产业技术人员培训活动;监管综合试验站的运行。2、副首席专家主要职责。由岗位专家兼任。在搞好本岗位工作的同时,协助首席专家搞好本产业技术体系运行的管理与协调工作。主要负责组织和召集本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中相关会议、技术交流及产业技术体系运行中的检查指导,有关情况汇报和技术材料的收集与整理;完成首席专家交给的其它任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