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 底 管 道 腐 蚀 与防 护 措 施 及 其 现 状 海底管道(以下简称海管)作为海上油气运输的大动脉,经济、安全、节能、快捷的优势使其在海上油气田开发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截止到2014 年年底,中海油海底管道有292 条,总长度达到5926 公里。海底管道一般选用钢质管材,耐蚀性差,极易发生腐蚀,腐蚀失效是海底管道失效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达35% ,据统计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所属海管从1995 年至2012 年共发生故障38 起,其中内腐蚀原因11 起,占28.9%,且有日益增长的趋势。海管腐蚀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污染,2007 年,我国南海涠洲12-1 至11-4 原油管道因腐蚀发生泄漏,油田停产近200 天,造成巨大经济损失。2008 年12 月22 日,阿塞拜疆里海一条铺设30 多年的海底管道发生腐蚀泄漏,飘浮于海面的石油形成几公里污染带。因此,开展海管的腐蚀机理分析和防腐技术研究,对于延长其使用寿命,保障油气田的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海管腐蚀原因及分类 海管的腐蚀形式与其所处的海洋环境和采取的防腐蚀措施密切相关,按腐蚀位置不同可以分为管内腐蚀与管外腐蚀。 引发海管内腐蚀的因素有 :防腐蚀设计缺陷、施工质量、管内输送介质和运行中的防腐蚀管理不当等。①防腐蚀设计缺陷主要表现为初始设计参数与投产后不符,如文昌油田某海管原设计CO 2 含量仅为7.48%,且不含H 2 S,投产后CO 2 含量最高达到20%,且存在少量H 2 S,发生腐蚀穿孔事件;② 施工质量得不到保证,管道制作及安装过程存在焊接、内涂等过程,任何一个环节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操作,都有埋下腐蚀隐患。如焊接时的夹杂、内涂时的针孔等都会导致局部腐蚀的发生;③ 管内输送介质通常含有H 2 S、CO 2 、CI - 、CO 3 2- 、SO 4 2- 、水、细菌、固体沉凝物等。它们都会引起管壁减薄、坑蚀氢脆或应力腐蚀开裂,从而导致管体破坏;④ 运营阶段防腐蚀管理不当,海管投用后没有根据实际生产工况进行化学药剂筛选;没有采取除氧、脱硫、除砂、脱水和露点控制等防腐蚀工艺,都会导致腐蚀加剧。 海管所处的环境为海水或海底沉积物,是一种非常强烈的腐蚀环境 。就外腐蚀的影响因素而言,主要有海水腐蚀、土壤腐蚀、微生物腐蚀等。 海管外腐蚀形式与其所处的海域海水深度和海底地形有关。海水含氧量是影响海水腐蚀的主要因素,海水流速也会影响管线的腐蚀速度。由于海水受到波浪和海流的作用,空气中的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