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上的运用——以《打字机》一课为例“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 carl · orff 1895 - 1982 )所创建的一个独特音乐教育体系,已经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多项音乐素质能力。本文将从奥尔夫教学法的内容、特色以及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运用案例展开论述。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课堂运用 一、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思想自从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奥尔夫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逐步形成。卡尔·奥尔夫认为,表达思想以及情感则是人的本能,他希望以儿童的发展特点为本,通过语言、歌唱、器乐表演和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本能和内心情感。音乐教育音乐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激励和提高这种表达音乐的能力,但最终目的不是要表现出良好的技能,而是丰富学生的情绪、培养创造力、发展想象力、拓展思维、增强合作意识。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主角。他不仅是参与者,也是指导者以及推动者——他要关注每个人的语言交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和培养创造力,精神和艺术学习相辅相成。二、奥尔夫教学法的特色(一)注重合作,各尽其能奥尔夫用的是最原始的音乐教育观:学生作为参与者或演奏者去亲自参与,那些贴近自然又源于生活的、让每个人都能够学会和体验的音乐才是最原本的音乐。以此为依据,让儿童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特别是在音乐欣赏时,注重借助辅助性的打击乐器,让学生不仅感受到美妙的音乐,而且能清楚地了解乐曲的结构和乐曲的风格。奥尔夫教学法的合作非常丰富,多样灵活,它也需要真正意义上的沟通与合作——从两两合作开始,汇集一些简单的风格,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一些益脑以及简易的游戏,由此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游戏活动中互相合作。(二)把童谣、民歌作为基本素材不论是童谣也好,还是绕口令,甚至是儿歌,词和曲均源于当地生活,到我们中国本土。因为从祖辈的口中世代相传,所以当今这些儿歌、童谣等无人不知。这一方面不但能够将各个民族的文化以及地方特色表现出来,也能节约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充满着更加深刻的实际意义。(三)注重创造能力教师只给学生提供一些最原始的材料,或提供一些最基础的方法,感受和体验音乐,经过教师耐心的指导后,学生进行自主的创作音乐学习,把综合性创造即兴地发挥出来,无形之中就能够锻炼孩子们的创造能力,能够让孩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