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德育教育主题班会 ——做一个有公德意识的中学生 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收集一些日常生活中缺乏公德的事例和遵守公德好人好事(尤其是发生在学校的事例最好),并安排在班会课上讨论。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媒体辅助:画面——可爱的棕熊和受伤的棕熊) 主持人—— 大家知道图中两只棕熊的来历吗?在1971年,罗马尼亚政府把一对棕熊作为回赠礼物送给了我们的祖国,图中这两只活泼可爱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孙们。众所周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灵敏,毫无人性地用火碱、浓硫酸去残害它们。你们看,这只棕熊的舌头已经被烧成了重伤,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脚掌也烧得血肉模糊。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这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吗?他竟然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刘海洋。 主持人—— 是啊!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为了不让类似的惨剧再次发生,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日常行为中做起,培养良好的公民道德,做到——“以德律己”(板书课题:以德律己)。 二、道德规范知多少 2 学生活动:四个人一组,分组讨论,把课前收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展示给大家,由评委(班委会、团支部干部中产生五位)评出优胜组。 (媒体辅助:展示问题及有关公民道德常识)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二十字: 爱国守法 明礼诚信 团结友善 勤俭自强 敬业奉献 “爱国”——首要的道德要求。爱国就是热爱祖国,报效人民,维护国家统一,捍卫民族尊严。 “守法”——必备的道德品质。守法就是学法知法用法,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维护宪法和法律权威。 “明礼”——做人的起点。明礼就是讲文明,懂礼貌,重礼仪,知廉耻,尊老爱幼,保护环境,遵守秩序。 “诚信”——道德建设的根本。诚信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言行一致,讲信用,守承诺,公平竞争。 “团结”——高尚的道德品格。团结就是顾全大局,同心协力,同事和谐,邻里和气,家庭和美,民族和睦。 “友善”——人际交往的道德规范。友善就是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互谅互让,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勤俭”——传统的美德。勤俭就是艰苦创业,劳动致富,勤俭节约,移风易俗,建设美好家园。 “自强”——永无止境的道德追求。自强就是志存高远,刻苦学习,提高素质,崇尚先进,不怕困难,积极向上。 “敬业”——道德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