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改革探索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河南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以黄淮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改革进行探索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践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黄淮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职工体育组织、管理、指导人才和社区体育指导员;课程开设主要针对培养目标设置,更偏向专业技术和组织、指导能力的培养;实习基地建设较好,完全能满足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的需要.关键字:社会体育专业;改革;探索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和提高健康水平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社会体育专业的设置就是为了满足社会大众健身市场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从1993年天津体育学院首先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开始,以后全国陆续有很多院校开设社会体育专业,20XX年,社会体育专业改名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已经取得长足进步,具备一定的规模,但也暴露了很大的问题.在20XX-20XX年教育部公布的难就业的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名列其中,这表明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发展出现了问题.黄淮学院作为全国应用型本科高校示范学校,也是XX省社会体育专业改革试点,本课题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实习基地建设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社会体育专业改革探索,以达到促进社会体育专业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体育人才.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以XX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专业建设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体育专业改革试点—黄淮学院为例.1.2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查阅近十年关于社会体育研究的论文,教育相关文件.收集了河南6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相关资料.1.2.2专家访谈法与郑州大学、郑大体院、河南农业大学、信阳师范学院等第1页共6页社会体育专业方面的专家就相关问题进行交流沟通.1.2.3数理统计法对相关资料和调查结果进行数理统计与分析.2结果与分析2.1XX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状况河南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建设起步较晚,但是发展的速度很快,从2002年河南科技学院率先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开始,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安阳师范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始开设社会体育专业,据不完全统计,河南共有18所高校设有社会体育专业.黄淮学院体育系2008年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到现在共有四届毕业生.传统师范类院校大部分都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师范类学校有体育教育专业,在开设社会体育专业上有先天的优势,这些院校包括洛阳师范学院、商丘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周口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南阳师范学院等.也有很多综合类院也开设了社会体育专业,包括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等十多所高校.2.2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2.2.1XX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情况分析培养目标是一个专业的最核心的体现,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否准确、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社会体育专业在XX省发展时间较短,并没有形成符合地方高校各自特色的培养目标,基本上是按照国家教育部1998年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介绍》的要求来制定的,并没有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来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河南很多传统师范类学校,有开设体育教育专业的经验,由于社会体育专业是一个新兴的专业,就参考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和课程设置,这就造成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模糊,和体育教育专业区分不大.总体上培养目标定位有培养从事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组织策划、经营管理、技术指导、教学科研等诸多方面.每个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侧重点稍有不同,但总体的方向是一致的.河南大部分学校的专业培养目标区分不大,总体上都是培养如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体育行政人员、体育产业和体育营销人员等.作为地方性高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这就需要地方高校在制定培第2页共6页养目标时要考虑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同时也要和市场需要相结合,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体育人才,这样的毕业生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如河南教育学院社会体育的培养目标与其它高校就有很大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