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应力的产生及解决对策 一般射出成品定型前,存在成品内部的压力约为 300kg/cm2 -500kg/cm2 之间,如因调整不当造成射胶压力过高,射入模内虽经过浇道、浇口、成品之间的阻力以及成品逐渐冷却,压力逐渐之降低,而存在成品内部进胶口及 远端之压力不同,成品经过一段时日于热接触,内应力渐渐释放出来而造成变形或破裂。内应力太高时,可实施退火处理解决。 内应力的产生: (1)过度充填。 (2)肉厚不均,gate 开设在肉薄处。 (3)密度太商而造成脱膜困难。 (4)埋入件周围应变所致,易造成龟裂及冷热差距过大而使收缩不同所致,欲使埋入件周围充填饱模,需施加较大的射压,形成有过大的残留应力。 (5)直接浇口肉薄而又浅口者极易残留应力。 (6)结晶性塑胶、冷却太快内应力不易释放出来。 解决及对策: (1)提高料温、模温,在各原料标准条件内设定。 (2)缩短保压时间。 (3)非结晶性塑胶,保压压力不需太高,乃因较不会缩水。 (4)肉厚设计要均匀gate 开设在肉厚处。 (5)顶出要均匀。 (6)埋植件要预热(用夹子或手套塞入)。 (7)避免用新次料混合,如 PC 易加水分解,如需混合要彻底烘干。 (8)加大竖浇口、横浇道、浇口等,以减少流动阻力,成形品远处易于传达。 (9)已发生之产生可实施退火处理,依二及二-1 之条件实施。 (10)加大射嘴射径,长射嘴需加热片控制。 (11)工程塑胶及加玻织者需用模温60℃以上成型。 产品易脆裂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产品易脆裂是产品使用水口料和次料太多造成产品易脆裂,或是料在料管内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胶料老化,使产品易脆裂。 增加新料的比例,减少水口料回收使用次数,一般不能超过三次,避免胶料在料管内长时间停留 内部应力,致使总应力值高出塑料的破坏强度而产生的破裂。 化学应力破裂在成型品的装配过程中,使用润滑剂、洗剂等时,其所含有的一部分物质可诱发产品破裂。根据产品的脆弱结构、残留应力标准,是否产生破裂存在一定的差异,受温度压力等的影响。 因化学药品造成的破裂,其破裂面根干净,有时会产生光泽,可轻易得到确认。 为了防止因化学应力引起的破裂,工艺上应禁止使用可诱发破裂的化学药品。在用户的使用条件下,会形成问题的配件应通过改变材料等方法作到防患于未燃。 引发化学应力破裂的化学药品如下:冰乙酸、增塑剂(DOP等)。 酒精类、石蜡系列的油脂、酯、过多的硅系列脱模剂、汽油石油等油类、豆油等食用油、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