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学习使用广东大学生就业现状及政策研究余石磊摘要: 广东大学生就业现状是高就业率、低满意度,就业的量高而质不高。高就业率掩盖了结构性矛盾,存在着性别结构矛盾,学历结构矛盾,学科专业结构矛盾,区域结构矛盾,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结构性观念矛盾等,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倒挂,就业流动率增大,滋生了新的“读书无用论”,激化社会矛盾。因此,必须从就业政策的层面来探讨就业的质与量的问题,合理配置人力资源、规范就业市场、改进教育模式、保障薪酬底线、建立质量跟踪管理,提高就业的满意度,缓解结构性矛盾。关键词:就业率满意度结构性矛盾就业政策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和形势广东大学生就业现状是高就业率、低满意度;就业形势与全国一样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危机。为提高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防止新“读书无用论”的滋生和新“脑体倒挂”现象的出现,就必须从就业政策的层面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着力建立不同学历层次毕业生的最低薪酬制度,改进教育模式和体制,合理配置高校毕业生资源等,防止“人力资源的高消费”,抑制就业矛盾的激化,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高就业率隐藏着低满意度1. 广东与全国近年来的就业率。所谓“初次就业率”,指的是截至9 月 1 日,毕业生完全离校时,把“已就业人数”除以“参加就业人数”计算得出。其中,“已就业人数”包括已经找到工作单位( 不论其单位性质 >的毕业生、继续攻读研究生或专科升为本科的毕业生。而传统意义的总体就业率,即俗称的就业率,则指每年的12 月底,把当年的“已就业人数”除以“参加就业人数”计算得出。两次就业率的统计方法一致,只是截取的时间段不一。一般谈就业率的时候, 我们通常指的是初次就业率。由于各所院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初次就业率的统计并不能完全反映出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层次、地域流向、专业特点等。初次就业率只考察该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而不是就业质量。如果从初次就业率来看,广东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过去5 年一直超 90%。如下表:广东省高校毕业生人数和就业率时间毕业人数 <万)本、专科生就业率 <%)2001 年6.6190.542002 年9.0990.112003 年11.2390.922004 年13.2595.252005 年16.596.052006 年19.388.36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 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率在不断下降。2002 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64.7%,与 2001 年同期相比下降5 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