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生态镇工作总结范文西塘镇位于江浙沪交界,是县北部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千年历史古镇,是县的旅游和工贸相结合的中心城镇,全镇总面积82.9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8.5平方公里,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河流密布,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全镇常驻人口5.96万人,辖18个行政村、4个社区。今年以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迅速,古镇西塘先后被评为省旅游行业商标品牌基地、首届长三角十大古镇、市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等荣誉。我镇十分注重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镇党委、政府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加大力度,注重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合理、有序开发,既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经过全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我镇的生态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一、领导重视我镇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我镇根据实际完善了西塘生态镇建设规划、西塘污水专项规划、西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西塘古镇旅游区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编制坚持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立足于西塘镇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基础,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强化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全面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和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和谐社会。二、确立制度保障我镇根据实际编制完善了西塘生态镇建设规划、西塘污水专项规划、西塘镇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西塘古镇旅游区保护规划等,这些规划编制坚持以环境保护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具有较强的前瞻性、特色性和可操作第1页共6页性。为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把美化环境工作落到实处,镇党委、政府确定生态建设分管领导,设立专项资金,对生态建设项目予以资金和政策支持,各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也相应成立了相关领导小组,落实专门人员。镇党委、政府根据规划,结合本镇实际,召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动员大会和不定期经常召开镇村干部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认识,层层落实责任制,形成相互配合,上下联动,良性互动的推进机制。同时今年我镇积极组织市级生态村和国家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新胜、沈道、华联、荻沼、地甸、华联和钟葫7个村申报市级生态村,翠南村申报国家级生态村。各村已完成各项准备工作,等待上级部门的考核验收。三、注重产业结构调整1、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健康发展。我镇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平台,吸引着大量客商来西塘投资兴业。在实施招商引资过程中,我镇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着力打造生态工业、绿色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和科技创新工作。对现有的企业进行排查摸底,鼓励、督促企业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把节能减排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突破口,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鼓励利用先进工艺技术、装备进行节能技术改造,推进传统产业的节能降耗工作,落实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富士康企业对发展高效、节能、环保、绿色经济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富士康企业产能的不断增长,生产污水的处理量需求日益增大,为保证企业良好发展,富鼎公司20XX年先后申报节能、无人自动化技术改造建设项目,并已获得批准(善经信核[20XX]13号、善经信核[20XX]28号、善经信核[20XX]23号)。技改项目总投资共近一亿元,引进一批先进真空泵、自动化机械手对生产线进行改造,大大降低了耗能和废水排放。目前项目已实施完毕,运转效果良好。对年综合耗能在500吨标煤以上和配电容量315kva以上的企业,加大节能改造措施。继续有效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企业2家(富鼎电子、菱峰建材)。继续强力开展取缔废旧塑料造粒工作近13家,同时查封6家无证小电镀厂。通过面对面谈话,发放整改通知第2页共6页书等措施,加大对重点能耗、排污企业的监督指导工作,规范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节能减排工作,全年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