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产生及意义》说课稿 伊犁努尔塔依阿吉孤儿学校 乃依曼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分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知道了“把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也是把分数的概念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开始,同时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分数应用题打好基础,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将“学具操作,合作交流,培养创新意识”设定为本节课的教学理念和指导思想。 根据本课的设计理念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是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的分子、分母,掌握分数单位。能力目标是通过学具的动手操作,了解分数的产生,经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单位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动手操作和实际应用能力及探索创新,合作学习的意识。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探索的精神,感知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观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建立单位“1”的概念,理解掌握分数的意义;这同时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袋中的学具和自制的学具,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操作,并巧妙地把多媒体课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以创景激情法,实践探索法,体验感悟法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自学自悟、自创自制等方法进行学习。 为了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体现设计理念,根据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发挥学具的直观操作性。我设计了这样几个教学环节:(一)教具演示,揭示新课;(二)学具操作,探究新知;(三)学具运用,巩固新知;(四)课外拓展,自制学具。并做好以下教学准备:CAI课件、圆形月饼图,人手一个学具袋(圆形纸 1张、正方形纸 1张、小棒 12根)。 一、教具演示,揭示新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掌握知识和获取技能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境。”如何在教学中创设良好、轻松、愉快、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和条件。本节课开始,我选择了学生非常熟悉的分月饼。 1.出示:圆形月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