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准确度: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P7 2. 精密度:是平行测定的各测量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P8 3. 系统误差:也叫可定误差是由于某种确定原因引起,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 P10 4. 质子溶剂:能给出质子或接受质子的溶剂 P72 5. 无质子溶剂:是分子中无转移性质子的溶剂 P72 6. 均化效应:能将不同强度的酸(或碱)均化到溶剂化质子(或溶剂阴离子)水平的效应 P75 7. 条件稳定常数:在一定条件下,有副反应发生时主反应进行的程度(K’MY) P91 8. 掩蔽剂:在配位滴定中,为了消除干扰例子产生的封闭现象,加入某种试剂,使封闭例子不能再与指示剂配位以消除干扰,这种试剂曾为掩蔽剂。 P94 9. 封闭现象:在化学计量点时不能褪色或变色不敏锐,使终点推迟的现象 PPT 10. 外指示剂:物质本身具有氧化还原性,能与标准溶液或被测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不能加入被测溶液中,只能在化学剂量点附近,用玻棒蘸取被滴定的溶液在外面与其作用,根据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11. 特殊指示剂:有些物质本身无氧化还原性,但能与氧化剂或还原剂作用产生特殊的颜色变化以指示滴定终点,这类物质称为特殊指示剂 P113 12. 氧化还原指示剂:指本身是弱氧化剂或弱还原剂,其氧化态(InOx)和还原态(InRed)具有不同的颜色,在滴定过程中被氧化或还原后发生结构改变,引起颜色变化来指示终点 P113 13. 共沉淀:当某种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时,溶液中共存的可溶性杂质也夹杂在该沉淀中一起析出的现象。 14. 后沉淀:是在沉淀析出后,溶液中本来不能析出沉淀的组分,也在沉淀表面逐渐沉积出来的现象 P140 15. 陈化:是将沉淀与母液一起放置的过程 P141 16.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其电极反应可自发进行 P149 17. 电解池:是一种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的装置,只在有外加电压的情况下其电极反应才能进行 P149 18. 液接电位:在两个组成不同或组成相同而浓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相互接触的界面间所产生的电位差 19. 助色团:指含有非键电子的杂原子饱和基团,当它们与生色团或饱和烃相连时,能使该生色团或饱和烃的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并使吸收强度增加 P186 20. 生色团:是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含有π →π *或 n→π *跃迁的基团,即能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产生吸收的原子团 P186 21. 减色效应:由于化合物结构改变或其他原因,使吸收强度减弱称减色效应或淡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