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绘本呈现方式对幼儿故事理解的影响研究 ——基于儿童视觉关注的眼动研究摘要故事理解,即理解故事信息,包含了对故事细节和主旨的理解,是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一直受到心理学、语言学与教育学等多领域研究者的关注。以往研究证明,儿童的故事理解与阅读材料有着直接的联系,绘本作为学龄前儿童的主要阅读材料,对儿童的故事理解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服务于儿童阅读的电子绘本 APP 逐渐兴起。电子绘本 APP 将图像、文字、声音、音乐、动画等媒介巧妙结合,可以为儿童提供多感官的故事体验,对儿童的故事理解、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由于电子绘本 APP 的发展刚刚起步,目前流行的电子绘本呈现形式差异较大:一些电子绘本 APP 只提供可以播放的故事音频,一些电子绘本 APP 为音频配上了相应的图片或动画,还有一些电子绘本 APP 增加了一些有趣的互动。因此,电子绘本呈现方式是否会对儿童发展产生影响?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产生影响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开始越来越吸引各领域专家的关注。从科学的角度研究电子绘本呈现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不仅可以指导电子绘本设计者设计出更加高质量的电子绘本,还可以指导家长辨别和选择更加优秀的电子绘本,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本研究在前人关于儿童故事理解、电子绘本及其与儿童发展管子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两项实验,重点研究以下两个问题:第一,电子绘本呈现方式的不同对儿童故事理解是否会产生不同影响?第二,如果电子绘本呈现方式的不同会对儿童故事理解产生不同影响,其原因是什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本研究对北京某公立幼儿园 97 名大班幼儿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电子绘本呈现方式对儿童故事理解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阅读音频结合图像或动画的电子绘本的幼儿,在阅读体验、故事理解、故事复述方面都显著优于阅读音频电子绘本的幼儿,但是阅读音频结合图像、音频结合动画电子绘本的两组幼儿,只有故事复述体现出显著差异,阅读体验和故事理解方面,差异不显著。另外,本研究还发现,相较于音频结合静态图像的电子绘本,幼儿在阅读音频结合动画的电子绘本时,对与文本相联系的主线索区关注时间显著更长,对背景区的关注时间显著更短。关键词:学前儿童,电子绘本,故事理解,故事复述,眼动1AbstractStory comprehension, mean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ory inform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