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地设计的一些常识 知识要点 第一章 场地分析 【知识要点】 1.建筑退界一一用地红线、道路红线、蓝线、城市绿线、城市紫线; 2.防护距离——古树名木、地下工程、高压线、卫生隔离; 3.防火间距一一多层、高层; 4.日照间距一一日照间距系数; 5.日照分析一一太阳方位角、太阳高度角; 6.防噪间距一一建筑物与噪声源之间; 7.建筑高度控制; 8.通视要求——停车场、停车库出入口; 9.现有地形——标高、地形高差、坡度分类、坡度分析; 10.边坡或挡土墙退让——建筑物与边坡或挡土墙的上缘、下缘的距离。 自然条件 第一节 基本知识 一、自然条件 1.地形条件 地形条件的依据是地形图(或现状图)。 地形指地表面起伏的状态(地貌)和位于地表面的所有固定性物体(地物)的总体,主要是采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间距,其疏密反映了地面坡度的缓与陡。根据坡度的大小,可将地形划分为六种类型,地形坡度的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见表 1--1。 表 1-1地形坡度分级标准及与建筑的关系 类型 坡度值 坡度度数 建筑区布置及设计基本特征 平坡地 3%以下 00~1043' 基本上是平地,道路及房屋可自由布置,但须注意排水 缓坡地 3%~10% 1043'~5043' 建筑区内车道可以纵横自由布置,不需要梯级,建筑群布置不受地形的约束 中坡地 10%~25% 5043'~ 14002' 建筑区内须设梯级,车道不宜垂直于等高线布置,建筑群布置受到一定限制 陡坡地 25%~50% 14002' ~ 26034' 建筑区内车道须与等高线成较小锐角布置,建筑群布置与设计受到较大的限制 急坡地 50%~100% 26034' ~450 车道须曲折盘旋而上,梯道须与等高线成斜角布置,建筑设计需作特殊处理 悬崖坡地 100%以上 >450 车道及梯道布置极困难,修建房屋工程费用大,一般不适于作建筑用地 注:摘自《建筑设计资料集 6》(第二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进行地形坡度分析时,需要根据一定的坡度,求出等高线间对应的长度 d。 等 高 线 截 距 d的 计 算 公 式 为 : d=h/iM 式 中 d一 一 与 需 要 坡 度 相 对 应 的 等 高 线 截 距 ( m) ; h一 一 等 高 距 ( m) ; i— — 路 线 坡 度 ( %) ; M— — 所 用 地 形 图 的 比 例 尺 分 母 数 。 在 地 形 图 中 , 用 地 物 符 号 表 示 地 物 ( 地 表 上 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