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基本技术方法 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 各行业岩土工程地质分类不尽相同。这里综合介绍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和省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15-31-2003)的岩土分类方法。其他行业的岩土分类大同小异。 4.石按软化系数分为易软化岩石和不软化岩石。 软化系数 ,fr、frd 分别为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和干燥单轴抗压强度。Kd≤0.75 为易软化岩石,Kd>0.75 为不软化岩石。 注:1.波速比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2.风化系数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二)土层分类 1.按形成年代划分 (1)老沉积土:晚更新世(Q 3)及以前沉积的土层; (2)一般沉积土:全新世(Q 4)早、中期沉积的土层; (3)新沉积土:全新世(Q 4)中、近期沉积的土层。 2.按成因类型划分 分为人工填土、冲积土、洪积土、海积土、海陆混合堆积土、坡积土、残积土、风积土、冰积土等。 3.按颗粒级配或塑性指数划分 (1)碎石土 指粒径大于 2m m 的颗粒质量超过总质量 50%的土,按表 5 进一步分类。 (4)粘性土 塑性指数Ip >10 的土。其中Ip >17 的为粘土,10<Ip ≤17 为粉质粘土。粘性土状态按表 10 划分。 4.特殊性土 常见的有五类: (1)填土 ①素填土:由碎石土、砂土、粉土、粘性土的一种或几中组成,不含杂物或含杂物很少。 ②杂填土:含有大量建筑垃圾、工业废料或生活垃圾,其物质组成和密实度常不均匀。 ③冲填土:由水力冲填泥砂形成。 ④压实填土:经压实和夯实的填土 (2)软土 空隙比e≥1、且天然含水量W>液限 WL 的土,包括淤泥、淤泥质土、泥炭、泥炭质土等。 (3)红粘土 碳酸盐岩类残积土中空隙比大于1、液塑等于或大于50%的棕红、褐黄色高塑性粘土。原生红粘土经过搬运、沉积后仍保留其基本特征,且液限大于或等于45%者称为次生红粘土。 (4)花岗岩残积土 粒径>2m m 颗粒含量超过总质量的 20%者为砾质粘性土,不超过 20%者为砂质粘性土,不含者为粘性土。 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和阶段划分 (一)勘察等级 按工程安全等级(表 11)、场地等级(表 12)和地基等级(表 13),将岩土工程勘察划分为甲、乙、丙三级,见表 14。 工程安全等级表 表 11 (二)勘察阶段 各类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不尽相同。房屋建筑和构筑物的勘察阶段分为: 1.可行性研究勘察 在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