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教材简析:《春日》是宋代朱熹所作。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妙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体现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妙愿望。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语文基础和阅读能力,接触了某些古诗,有一定的古诗学习经验,因此在教学中应以读为主,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情感,在读中对诗歌进行想象,通过读去感悟。学生对古诗的感悟则需要老师适宜介绍诗人当时的背景并点拨。教学目的:1、诵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2、感受春日的美妙景象,感受诗人寻春的愉快心情;3、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教学重点:入情入境地品读古诗,体会诗的意思,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体现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激发学生读书求知的乐趣。教学准备:教师准备 PPT 课件,学生提前预习古诗。学时安排:一学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感受春天。1、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师:春天就在我们的眼睛里。同窗们,说说你眼中的春天?2、师:这是古人眼中的春天:(出示并请生读)杜甫眼中的春天: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苏轼眼中的春天: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白居易眼中的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王安石眼中的春天: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古人赞美春天的诗词诸多,然而,人们最爱慕、最推崇的是南宋诗人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出示《春日》)4、朱熹是如何一种人?《春日》有何特别之处呢?出示:朱熹,南宋出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二、释词悟情,享有春天。1、要想懂得《春日》特别在哪,我们得从诗歌本身入手。出示自学规定:(1)把诗歌读对的、流利,读准“胜”“泗”“滨”。(2)根据注释理解诗歌的大意。(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诵。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以读为主。三、书海求知,爱惜春天。1、师:诗人朱熹在泗水河畔踏青寻找春天,观赏到了万紫千红的春色,心情如何?(愉快、愉悦、舒畅等)2、师:朱熹观赏到了春色异常愉快。其实心情愉悦尚有另外一种因素。出示:“泗水”在山东省中部,春秋时代孔子曾经在此讲学传道,专家弟子,逝世后也埋葬在这里,是文人眼中的圣贤之地。“寻芳泗水”就是在孔子的书籍中谋求知识。书中的知识道理,就仿佛旷野上美丽的春色,使诗人耳目一新,深感愉快。师:现在再来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