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1.1研究背景自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经济新发展理念得到广泛的贯彻和落实,我国经济得到平稳向好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此同时,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商品的输出和文化霸权主义的侵袭,人们的消费观念、心理及行为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超前消费、分期消费等新型的消费方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所接受。在此背景下,我国的信贷消费市场快速发展,尤其是网络信贷的发展极其迅速。我国银监会在 2009 年出台政策,严禁银行金融机构向未成年人发放信用卡。即便是成年的学生申请信用卡也需要其父母或其他第二还款人的书面签字同意,所以大量学生群体退出了信用卡领域[1]。但学生群体的信贷需求依然在上升,互联网平台网络信贷产品的出现恰好能够满足此项需求。网络信贷凭借其申请的便捷性、使用的高效性和操作的安全性得到广大大学生的青睐。最新的调查数据显示,超过60%的大学生更加倾向于通过网络贷款的方式进行消费。蚂蚁花呗发布的《 2017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在中国近 1.7 亿 90 后群体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 4500 万——平均每 4 个 90 后中就有 1 人使用花呗。而在购买手机时,76% 的年轻用户会选择分期付款[2]。蚂蚁花呗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开来有诸多益处:一是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减轻家庭负担;二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三是能够刺激消费增长,拉动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蚂蚁花呗等网络信贷产品的泛滥也给大学生消费群体带来较多的不利影响。对于新兴的网络信贷,目前我国还缺乏一定的市场监管措施,相关的法律规制也不尽完善,网络信贷产品鱼龙混杂。甚至有某些“高利贷”平台打着 P2P 信贷平台的幌子,诱导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部分大学生因社会阅历较低,法律意识淡薄,难以预见“高利贷”产品的风险性,以致深陷“高利贷”陷阱,甚至不少大学生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相对而言,蚂蚁花呗网络信贷平台以蚂蚁金融为依托,有较高的信誉度和安全性,并凭借淘宝、天猫购物平台的支持,深受广大年轻大学生欢迎。本次研究选择大学生群体作为主要研究样本,对大学生接受和使用蚂蚁花呗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探究大学生加入蚂蚁花呗用户群体的原因,进一步分析大学生在使用蚂蚁花呗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1.2研究意义网络信贷产品的出现,促进了大学生群体消费水平的提升,也促使学术界掀起了一阵研究狂潮。但其中针对网络信贷产品的实证研究较少,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