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演说演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语言的艺术,它的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历史一样,源远而流长。两千年前,古希腊哲学家、美学家亚里士多德写...
关于蔡元培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1868 年 l 月 11 日出生于浙江绍兴。清季进士出身,1894年任翰林院编修。他忧民族危难,愤清王朝...
感受·鉴赏《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浅易的文言演说词。它具有优秀的演说词的特点,同时又能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先进的教学思想。1....
大学的主义:老北大的底蕴北京大学以京师大学堂为名设立时,这所学校究竟要建设成一个样子,就已由京师大学堂这一“新政”措施出台有关的变...
蔡元培自由教育思想初探蔡元培对自由教育的追求贯穿了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养成完全的人格,成为一个自由...
蔡元培住林凤眠家的木屋民国元年,翰林革命家蔡元培从欧洲返回,出任教育总长,在他提出的教育方针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美育与德、智、体育四...
蔡元培学习语文的经历蔡元培自述:我六岁(以阴历计、若按新法止四岁余),入家塾、读《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等。本来初上学的...
蔡元培时代的北大86 年前,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之意”,进行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北大从此日新月异。...
蔡元培美育思想的价值及魅力蔡先生是我国现代最卓越的教育家之一。蔡先生教育思想的鲜明特点,是春风化雨式地育人。他心中的培养目标,是一...
蔡元培讲演集的评论有所不为,无所不容这八个字是黄炎培评价蔡元培的。原文为:“盖有所不为,吾师之律己也;无所不容者,吾师之教人也。有...
蔡元培故居蔡元培故居(一)位于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萧山街笔飞弄 13 号。故居建筑始建于明代晚期,为蔡氏祖父以下几代聚居地。蔡元培在此出...
蔡元培故居的故事蔡元培在嵊县短暂的教育活动中,他坚持“益己益世”的教育宗旨,倡导“四民平等”,以务实求新的治学精神引导教育改革,实行民...
蔡元培的人格感召1916 年春天,蔡元培来北大担任校长,他是清朝的翰林〔翰林〕官名,唐以后皇帝的文学侍从官,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后...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蔡元培(1868~1940)自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他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为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为...
蔡元培大事年表1868 年 1 月 11 日,同治丁卯年十二月十七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府的山阴县。1871 年,同治辛未十年 4 岁的蔡元培入家...
蔡元培传世名言“我们教书,是要引起学生的读书兴趣,做教员的不可一句一句或一字一字的都讲给学生听,最好使学生自己去研究,教员不讲也可...
北大之父——蔡元培蔡元培,1917 年任北大校长,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在他任职北大期间,广聘各方英才:以西学见长的...
北大校长陈佳洱在北京大学建校 100 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尊敬的江泽民主席、尊敬的李鹏委员长、朱镕基总理、李瑞环主席、各位领导、各位...
14 岁“神童”北大读研专家提出四个非智力问题年仅 14 岁的甘肃少年王大可考上北大数学科学学院的硕士研究生,也因此成为北大招生史上年...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写作背景1916年底,在法国游学的蔡元培接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但这并非美差,当时的北大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