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新作速览1伊菲革涅亚[法]拉辛译者:吴雅凌1675年初版前言历代诗人笔下,没有比伊菲革涅亚的献祭更出名的。然而,有关这场献祭的至为重要的特殊性,诗人们并非全部意见一致。有些诗人认为,阿伽门农的女儿伊菲革涅亚确乎流血牺牲死在奥利斯①,比如埃斯库罗斯的《阿伽门农》,索福克勒斯的《厄勒克特拉》,稍后还有卢克莱修、贺拉斯②和其他好些诗人。只需读一读卢克莱修,他在第一本书的开场是这么说的:“在奥利斯,希腊将领们用伊菲革涅亚的血可怕地玷污了那十字路口的处女神的祭坛……”③在埃斯库罗斯④笔下,克吕泰墨斯特拉说起刚咽气的丈夫阿伽门农,说他将在冥府遇见从前在他手里做了牺牲的女儿伊菲革涅亚。另有一些诗人佯称,狄安娜女神怜悯这个年少的公主,在献祭的当场带走她,送她到陶里斯⑤,并且用一只母鹿或类似的动物替代作牺牲。欧里庇得斯⑥采用①Aulide这个地名并不真实存在。拉辛用来指波俄提奥北部港口奥利斯(Aulis)。相传当时有十万希腊盟军在此驻扎。Aulide在拉丁文中可视为Aulis的夺格,在卢克莱修文中出现过。【译按】拉辛原文中的Aulide,中译本直接译作“奥利斯”。本书中的注释若无特殊说明,均为1999年Pléiade版法文编者注。②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185—247。索福克勒斯,《厄勒克特拉》,530—533,566—579。卢克莱修,《物性论》,I,80—101。贺拉斯,《讽刺诗集》,II,3,199—200。③卢克莱修,《物性论》,I,80—101。【译按】拉辛直接援引拉丁文。④埃斯库罗斯,《阿伽门农》,1555—1559。⑤Tauride,古代又称陶里斯半岛(ChersonèseTaurique),即今天的克里米亚。⑥欧里庇得斯在《伊菲革涅亚在奥利斯》的结尾处讲到母鹿的变形故事,《伊菲革涅亚在陶里斯》则从她被带到陶里斯讲起。国外新作速览2了这个情节,奥维德也把它写进了变形故事。①关于伊菲革涅亚还有第三种意见,和前两种意见一样有古老的渊源。好些诗人写到,确有某个名叫伊菲革涅亚的公主被献杀了,只不过,她是海伦与忒修斯所生的女儿。海伦不敢承认这个女儿,因为她不敢向墨涅拉奥斯坦白自己曾与忒修斯私下相好过。持此观点的诗人中有斯特西克鲁斯②,他是最古老亦是最出色的抒情诗人之一。泡赛尼阿斯③记载了所有持此意见的诗人的名字和证据。④他还补充说,这就是阿尔戈斯全国上下的共同认信。诗人之父荷马完全未提到阿伽门农之女伊菲格涅斯曾在奥利斯被献祭,或者被送往斯基泰人的国。《伊利亚特》⑤卷九中提到,希腊人驻扎在特洛亚城外将近十年之际,阿伽门农将伊菲革涅亚许亲给阿喀琉斯,并声称他的女儿留在了密刻奈的故乡。我在此列举所有这些不同说法,特别是泡赛尼阿斯的记载。这是因为,正是参照泡赛尼阿斯,我才有幸找到埃里费勒⑥这个人物。没有她,我绝不敢放手去写这部悲剧。倘若我不得不写一个像伊菲革涅亚这么高尚可爱的人儿被谋杀的场景并以此玷污舞台,那还成什么样子?倘若我不得不借助某个女神降临或某种机关,不得不借助变形故事⑦来解决问题,那还成什么样子?变形故事在欧里庇得斯的年代还有几分可信度,在我们今天却显得太荒谬太不可信了。我很高兴在古人的文献里找到另一个伊菲革涅亚,并用合宜的方式表现这个人物。她是陷入嫉妒的有情人,一心想把对手推进不幸的深渊,因而从某种程度上理当受到惩罚,却又不是完全不该遭人同情。⑧这样一来,戏剧情节的解决即①奥维德,《变形记》,XII,24—38。②斯特西克鲁斯(Stésichore,古希腊诗人,约于前552年去世)的作品仅存残篇。拉辛援引这些古代诗人,无不是依据下文提到的泡赛尼阿斯的记载。③【拉辛原注】《柯林斯游记》,1613年,125页。④泡赛尼阿斯原文如下:“阿耳戈斯人说,海伦当时已怀孕,并在阿耳戈斯分娩。她把生下的女儿交托给当时已经嫁给阿伽门农的克吕泰涅斯特拉,她自己随后嫁给了墨涅拉奥斯。卡尔基斯的欧福里翁(EuphoriondeChalcis)和布勒隆的亚历山大(AlexandredePleuron)在这一点上与阿耳戈斯人意见一致,在他们之前,希梅拉的斯特西克鲁斯(Stésichored'Himère)已经写过,伊菲革涅亚是忒修斯之女。”⑤《伊利亚特》,卷九,141—147。拉辛很可能是凭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