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我国国防动员的建设和发展(下)毕智勇国家发改委国防动员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四、任务和重点领域(一)搞好顶层设计,做好国防动员的基础工作从平时来看,要做好规划、计划,这体现国防动员的平时准备。国防动员委员会成立以后,从 1994 年开始,我们进行了从“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现在是“十三五”规划,这些都是平时准备的工作计划,一旦发生了战时的需求,可能计划就会发生一些变化。这里讲的规划和计划,实际上就是一个准备工作的计划。从目前的国防动员体系来看,在国家层面上来讲,每五年有一个规划。一个是总的国防动员的五年的规划,按照现在的程序,由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批复以后,各个领域按照这个规划来执行。还有一些专项的规划,包括人民防空、交通战备、经济动员领域也有一些五年的规划,由国家国防工业委员会批准,然后由办公室组织实施。计划主要体现了年终的计划,年终的计划也反应在不同的计划之中。在国家层面上来讲,经济动员有一个计划,人民防空有个工程建设计划,在发改委计划体系里是有这么两个专项的计划。从规划计划本身来讲,起到了一个顶层设计的作用。第二个方面是预案。国防动员预案指的就是一些战时实施的方案。这个预案是瞄准未来需要的,体现的是战时实施的方案。它围绕着未来的军事斗争准备的需要,比如某一个方向、某个规模的情况下,怎么去动员、应对的一个方案。现在国防动员预案在各个领域有所不同,经济动员领域里基本上构建了一种综合专业到企业的预案体系。有一些到企业的比较复杂,目前能到企业就是动员中心的层面,也就是动员中心。依托一些骨干的企业,建立的一些骨干的力量,一旦需要,能够发挥作用。从这个意义来讲,到核心的一些企业里构建一个体系,一旦需要,能够怎么实施、怎么来做。还有一些预案是围绕着一些具体的目标,比如在军品特别是武器装备的生产,如果一旦需要扩大产能,怎么组织生产,也需要制定一些具体的方案。第三个方面是演练,也就是真正这个方案好不好、预案行不行,怎么去检验它?是通过演练这种模式,实际上是对国防动员预案的一种检验。这种演练能不能达到实效,有一些确实也存在着问题,如果把演练的过程整个都事先做了准备,可能就会打一定的折扣,但是有一些方面的演练,确实有实效的。一些生产动员方面的演练,按照战时的生产纲领去操作它的话,能不能实现。平时可以通过生产经营定购的一些任务结合在一起,能不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从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