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景气冲高回落 (1)房地产投资增长冲高回落,出现逐渐降温的趋势 2000 年-2001 年房地产投资平均增长 23%,其中 2001 年第三季度增长率接近 32%,在经过一个季度的调整后,到 2002 年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再次加速,前两个月增幅高达 41%,4 月份创 1996 年以来的月度增长新高,为43.4%。1-4 月份累计,房地产投资增长了 38.8%,比上年同期增幅提高23.4 个百分点。但从随后几个月的增长趋势看,这种过猛的高增长在需求增长减退和各种刺激效应递减的影响下,呈现逐渐回落的趋势。2002 年全年增长28.2%。估计这一趋势还会延续。 (2)商品房销售增长明显降温 这是导致房地产投资回落的重要原因。商品房销售景气最高点是 2001 年的第一季度,之后,商品住房消费增长开始明显回落,2002 年特别是第一、第二季度降幅进一步增大。一季度末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 16.7%,比上年同期回落 32.2 个百分点;二季度和三季度有所回升,1-6 月和 1-9 月同比分别增长22.4%和 31.9%,但总体仍呈降温态势。 (3)商品房积压持续增加 是 2001 年末以来房地产业发展的一个最值得注意的问题,这一情况显示房地产降温并不是短期的,至少具有中期调整的特征。尽管房地产保持了连续多年供销两旺的局面,但房地产新的积压却越来越严重,2000 年商品房新增积压面积(一段时间内商品房竣工面积减去销售面积)为 6043.8 万平方米,2001 年则上升到 6524 万平方米,2002 年 1-9 月份商品房新增积压面积为 213 万平方米,而 2001 年同期仍然是需求大于供给。估计 2002 年商品房新增积压量不会低于上年,可能超过 7000 万平方米。因此,连续三年商品房的总积压量将接近两亿平方米。而且目前商品房施工面积已接近 7 亿平方米,潜在的供给能力极大。这不论是对房地产业本身,还是对整个经济都会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地区冷热不均 总体而言,此轮房地产投资和消费热,在区域上表现为,东部地区持续“高烧”(将退),而中西部景气热度却并不太高。我国最近两年房地产景气高涨却掩盖了地区间的巨大差距。可以说,东部地区房地产已明显持续“发高烧”,而中西部地区除少数大城市(成都、重庆等)外均处于“想热难热”的状态。 从增长率数据来看,似乎 1999 年以来房地产热在东部地区不太明显,反而是中西部地区更明显。实际情况是东部地区房地产发展已出现过热(尽管整个东部地区热度也不均匀)、而西部仍然是热度不够。理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