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高尔夫球场的生态建设 一、 高尔夫球场现状 近 2 0 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进步,高尔夫运动也得到了飞速发展,但随之也出现了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浪费、周边环境的污染等很多问题,一些投资者的盲目投资更让高尔夫发展进入到一个无序的时代,大家都以为投资建设高尔夫休闲运动一定会赢利,同时在这方面政府缺少宏观调控,使得高尔夫市场无序发展,引起人们质疑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注。 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关系到高尔夫能否在中国持续、健康的发展,对此,众多专家学者以及草坪工作者们进行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设“生态型高尔夫球场”的设想,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在此基础上,有关方面更进一步组织了一系列“生态型高尔夫球场”的评选活动,加深了人们对这一设想的理解。 但总的来说,关于“生态型高尔夫球场”的概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于如何建设“生态型高尔夫球场”,如何评价“生态型高尔夫球场”也没有具体而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二、“生态型高尔夫球场”的概念 1 、 生态的概念 要正确理解“生态型高尔夫”的概念,首先必须了解“生态”的含义。 “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凡生之属皆丛生---------《说文解 2 字》。在古汉语中,“生”是由代表土地的“一”和其上代表植物的象形偏旁所构成的,代表了所有的植物,随着汉字的演化,“生”的字型和含义都发生了变化:“一”仍然代表土地,而其上代表植物的象形偏旁却变成了“牛”。 “牛”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很崇高的地位,因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农耕社会中,它是农户们最宝贵的财富,关系到作物的收成和生活的质量,与人们的生存休戚相关,因此,牛的演变正反映了人们对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受人类活动影响巨大的植物性生产活动的关切。 “态”,在《康熙字典》中古体为“態”,而在《说文.能部》中关于“能”的解释为“能,熊属,足似鹿”,从《汉字源流字典》中我们也可以得知,“能”,其金文像一只长嘴,大耳,巨身,短尾的大狗熊状,隶书变为楷书后写作“能”,“能”与“心”合为“態”,表明了远古时期人们在狩猎等活动中,为了捕获猎物及自身安全,对动物本能的思考,这一潜意识的行为在文字上的体现。 “大”是象形文字,是人张开双臂,迈开双脚的形态,自然界中的很多动物在受惊,愤怒,以及对敌害或如侵者进行警告、示威时,往往有将羽毛竖起,气囊鼓起,双翅伸展,后肢直立等本能行为,而“大”就是人们在对这种动物本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