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层序地层分析技术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是从地震资料开始的。沉积层序在地震剖面上的响应称为地震层序,它是通过沉积地层在地震资料上形成的各种响应模式来研究地层的。当地震波投射到两个速度和密度不同的地层间的界面时,就会产生波阻抗差,从而发生反射。因此地震反射界面基本上是追随地层沉积表面的年代地层界面,而不是岩性地层界面。地震反射层具有反映地层表面或不整合的时间意义,地震层序分析有利于区域对比,有利于对层序边界的追踪、闭合,有助于掌握全盆地三维空间的层序发育状况,而根据地震资料分析层序地层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但地震资料也有不足之处其分辨率小于钻井资料的分辨率。 随着层序地层学的不断发展,层序的划分越来越细,仅用地震资料难以识别级次较低(4 级或S级)的层序。因此,要提高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精度,人们自然想到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沉积层序在测井资料上的响应称为测井层序,其识别主要通过地层在测井曲线上出现的各种响应模式、准层序纵向叠置样式等分析来进行。 1、测井层序研究方法 利用测井资料作层序地层分析时主要利用自然电位(SP)、自然伽马(GR)和视电阻率(RES),在资料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应用一些别的资料,如声波测井(AC)、井径测井(CAL)等,同时还要参考录井资料、岩心资料等。 在运用测井曲线研究层序地层时,应尽力做到生物地层学、测井地层学和地震地层学三者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便于彼此补充、相互检验,以获得最佳解释效果。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在熟悉区域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诸岩心井进行系统而仔细的岩相或层序观察,并与测井曲线相对照、对比、修正,划出典型的骨架相曲线类型。 (2)最大海泛面或密集段(时间线)的确定,由于密集段剖面极薄,通常几厘米至数十厘米厚,故在野外易于忽略,在地震剖面上难以识别,然而由于其典型的测井响应特征,在测井曲线上易于识别,故更确切的识判密集段的方法是测井方法,即通过钻井岩心化石丰富或分异度的分析和测井曲线特殊信息的解释,提出具年代意义的界面,并把相应的古水深及生物事件与测井曲线进行对比,并标定在测井曲线上,作为划分对比层序的重要的时间界面。 (3)层序边界(时间线)的识别及确定,对于岩性组合相近似的层序,层序间的界面难以通过野外露头和地震剖面上识别,由于测井曲线或资料的灵敏度或高分辨率特点,故极容易从测井资料或曲线的不连续性或突变性进行识别。结合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