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培训讲义 I 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 II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意义 III 基本的评定计算方法 2 / 42 I、 什么是测量不确定度 一、基础知识 1 测量结果的质量 检测或校准实验室用测量数据判定被测或被校准对象的质量,但测量数据的质量用什么来判定呢?最初是用测量误差。 1.1 测量误差的定义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 — 真值 由于真值往往是不知道的,或者是很难知道的,所以测量误差也很难知道。测量误差的定义尽管是严格的正确的,能反映测量的质量和水平,但可操作性不强。人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反映测量质量和水平又可操作的量。 1.2 测量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质量和水平的科学表达 尽管真值确切的大小人们并不知道,但真值的范围却是可能知道或可能估计的,例如本教室的长度大约是5m左右,即使用肉眼估计也不可能得出教室的长度为10m或2m的结论。如用钢卷尺来测量,哪怕粗糙一些也可有很大的把握认为教室的长 3 / 42 度在 4.9~5.1m的范围内。既然真值的范围应该有可能知道或估计,那么测量的误差的范围也应该知道也有可能知道。于是,就诞生了测量不确定度最初的定义: ① 由测量结果给出的被测量估计值的可能误差的度量 ② 表征被测量的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 测量不确定度实质上就是对真值所处范围的评定,也是对测量误差可能大小的评定,也是对测量结果不能肯定的程度的评定,三种说法都是一样的,没有本质的区别。而这种评定必须与测量相联系。必须有可操作性,于是新的定义为: 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之值的分散性。 对这个定义进行层层解析: ① 一个参数 ② 一个表示被测量值分散性的参数 ③ 一个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1) 没有测量结果就没有测量不确定度,定性分析不存在测量不确定度; 2) 仅给出测量结果而不给测量不 4 / 42 确定度是没有意义的。 ④ 合理赋予的参数 1.3 测量不确定度与测量误差的联系与区别 1.3.1 全面分析有10个主要区别 误 差 不确定度 定义实质 测量结果减真值 给定条件下测量结果的分散性 表达符号 非正即负 恒为正值 分量的分类 随机误差、系统误差 A 类评定;B 类评定 分量的合成 代数和 方和根 自由度 不存在 存在 同测量结果的关系 有关 无关 同测量程序的关系 无关 有关 理论上能否确切给出 不能 在给定条件下能确切给出 评定中与测量结果的分布关系 无关 有关 1.3.2 重点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