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ips 】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建筑结构的隔震与消能减震的分析研究摘要 : 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物安全性、耐久性与适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我国地域广阔、地震灾害发生范围较广,加上近年来地壳活动异常活跃,地震频发,就建筑结构隔震、减震的研究也活跃起来。本文在参考了多个文献资料后,通过对地震作用所造成的危害的研究,分析传统抗震方法的不足,通过对隔震及减震原理的分析,重点阐述几种隔震减震方法,希望能为以后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理论借鉴,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关键词:隔震消能减震抗震设计0 概述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全世界每年大约发生500 万次地震,大多数地震都需灵敏的仪器才能测量到,而人能直接感知的也就大约占1%左右。我国是多地震国家,地震区分布广大,历次大地震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建筑物除了承受竖向荷载外,还要承担风和水平地震荷载的作用,建筑物越高,这个水平荷载效应就越明显。我国41%的国土、 50%以上的城市位于地震烈度7 度以上的地区,面临的地震灾害形势非常严峻。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突发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1976 年唐山发生的7.8 级强烈地震,倾刻间,百余万人口工业城市被夷为平地, 造成 24.2 万人死亡, 16.4 万余人重伤。 自 1900【 tips 】本文由李雪梅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同学们定要好好复习!年有记录以来,我国死于地震的人数达55 万之多,占全球地震死亡人数的53%。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使人口和财富高度密集,强烈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将越来越大,地震后的修复和城市的复兴就越有难度,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冲击也将更为剧烈。近些年来,四川的汶川地震、青海的玉树地震以及最近的日本地震都造成了巨大损失,这都是有目共睹的。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是否充分考虑抗震问题、是否合理的运用了相关的抗震措施是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问题。建筑结构中的抗震设计尤为重要。隔震和消能减震是建筑结构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技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条件的利用隔震和消能减震来减轻建筑结构的地震灾害,是完全可能的。我国的抗震设防目标是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这就要求结构构件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塑性变形能力。而传统的结构抗震是依靠结构自身的抵抗能力,让建筑物基础固结于地面,但地震反应的特点是由底...